肾为先天之本:虚掉的2颗肾,用上4个方法可以补回来_手机网易网

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 > 正文 2022-04-28

发表自话题:肾气不足的食补方法

中医所说的肾,往往并不单指生理上的肾脏,而是包含更广泛生理功能的综合性单位,包括人体的水液代谢、生长、发育、生殖、化血生髓、滋养腑脏等等,因此肾气运化有常对于人体而言至关重要。只要养好肾,保证肾气通实,不仅整个人会精神焕发、减少生病,还能增强体质、健康长寿。

中医观点认为“肾气通于耳,主闻音辨声,是胃之关,与膀胱相合,其充在骨,其华在发,开窍于二阴而主二便”,意思是,若是肾气充盈通畅,则耳朵辨音灵敏,关节行动便利,胃、膀胱及生殖等功能正常,排便顺利,头发有光泽。相反,若是肾气不足,身体也会在耳、胃、膀胱、毛发、排便等多方面得到体现。

具体包括:

1、头晕耳鸣

2、头发发黄变白、无光泽

3、尿频、夜尿增多等排尿不利

4、口味变重

5、健忘、不自主抖腿

6、睡觉容易盗汗

7、手脚冰凉、怕冷

8、酸软无力、腰背酸痛

以上症状,若是中了多个,并且还伴有舌苔发白,则很可能是肾气不足。此时该考虑补肾啦!不过,补肾切不可大补乱补,而要讲究辩证论治。

一、补肾:辩证选择平补、滋补、清补、温补

肾气不足,首先当时是补肾。但是补肾也要讲究方法,不同的症状需遵从不同的滋补方式。因此要结合自己症状,明确告知中医,在指导下专业用药,不可自己胡乱大补。

1、平补法

适用于肾气不足但未出现明显阴阳失衡症状的人群,此时应以益气填精药物为主,保证药性平和,没有寒热之偏。这类肾气不足人群一般表现为腰背酸痛、小便增多、头晕耳鸣等症状,但没有畏寒怕冷、盗汗等症状。

标签组:

上一篇白露节气,是时候躺下来给自己补补肾气,教你几个方法养护肾气_手机网易网

下一篇[汇编]肾气不足的症状和调养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3734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