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养肝润肺的食物有哪些
饮食少酸宜甘 重在养肝润肺益脾
3月5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惊蛰。这时天气转暖,万物复苏,阳气升发,大地回春。 这时养生要顺应春季阳气升发的特点, 注重润肺疏肝益脾,帮助身体“复苏”。
No.1
惊蛰养生 重在养肝润肺益脾
我们的生活规律必须顺应四季的变化。因为人的五脏和四季变化是相应的,所以顺应阴阳变化,是四季养生的关键。雷力民博士指出,春天在五行中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是属木,因而春天通肝气。
“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养肝正当时”,这是中医的养生观点。雷力民博士介绍,肝气好动不好静,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所以这时要适当运动,注重精神调理,保持心情舒畅,以使肝气顺达,气血调畅,达到防病保健康的目的。
此外,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喉不适,或引起外感, 还应注意生津润肺。
No.2
饮食宜省酸增甘
饮食养生,一直为养生专家所重视。惊蛰时期,外界阳气生发,生机盎然,但同时又是各种病菌和微生物繁殖、复苏的季节,疾病很容易流行。此时注意合理饮食,可以帮助提高免疫力,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雷力民表示, 惊蛰之后肝阳生发,这时饮食宜省酸增甘。因为酸味入肝,此时肝气升发旺盛,食酸过多可使肝阳独亢,会影响脾的功能,从而出现脾胃虚弱的症状。增加甘味食物,可防治太过,以养脾气。不过,甘味不等于甜味食物,而是具有润燥、润肺特点的一部分食材,如梨、银耳、大枣、山药、小米、枸杞等。用这些食材适当熬粥、熬汤、煮水皆可。
另外,春季可以适当吃能助阳的食品,如大葱、生姜、大蒜、韭菜等,使聚集一冬的内热散发出来。
既然春天重在养肝,那么有人可能会问,能不能通过多吃动物肝脏来“以形补形”?对于这个做法,雷力民并不赞成。 由于肝脏是人和动物最大的解毒器官,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一些有毒有害的物质,过多食用会加重人体负担,也容易引起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
No.3
注意防风保暖
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多数年轻人自认为身体强壮,早早就脱下冬衣,换上单衣单鞋。雷力民提醒,惊蛰节气还需注意防风保暖。
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而风邪在惊蛰节气中较为猖狂,它能通过侵犯体表使毛孔大开而进入人体。人一旦受风邪侵袭,就会出现头痛、头晕、肩背酸痛、鼻塞等不适。 头部、上肢、背部等,是人体阳气聚集的部位,特别容易受到风邪的攻击,所以此时要注意这些部位的保暖。
No.4
适当运动升阳
伴随着惊蛰到来,气温回升,许多人感觉容易困倦、疲乏、头昏欲睡,就是春困。那么,该如何缓解春困?
不少人认为,多睡就可以不再犯困。事实上, 过多的睡眠不能顺应春季特性,反而会抑制体内的阳气升发。使人变得更加昏沉、疲乏。雷力民表示,春天应该适当早睡早起、慢步缓行,适当运动升阳。
根据《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意思是春归大地之时,自然界阳气开始升发,这时早睡早起、慢步缓行,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向上向外疏发。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惊蛰] [风邪] [国医堂]
2021-10-19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疾病生!打通三焦经的简单方法,赶紧看~
2022-04-25
2021-08-24
十大最养胃的食物排行榜,山药排第一(不仅健脾养胃还润肺止咳)
2022-03-16
2022-04-13
中药奇方三通汤,除淤血、通血脉、止疼痛,可治一切淤堵不通之症
2022-04-12
吃益盛汉参红参膏好处多,红参的功效与作用,不知道的来了解下吧!
2022-04-20
2022-04-13
2022-04-25
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