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黄帝内经》与养生

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 > 正文 2022-03-03

发表自话题:中医养生的基本法则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由《素问》、《灵枢》两部分组成,其内容包括气、阴阳、五行等基础理论和藏象、病因、病机、养生等医学学说,比较全面的论述了中医学的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构建了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框架,奠定了中医学的发展基础。

1

《内经》对“天年”和“寿夭”的认识

“天年”和“寿夭”均出自于《灵枢·天年》。天年,是指自然赋予的寿命,是生、长、壮、老、已的客观生命过程;寿夭则重在探讨人的寿命是尽终天年、度百岁,还是半百而衰、中寿而尽。《皇帝内经》中认为生命之气的由盛转衰与脏腑气血的盛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灵枢·天年》曰“人生十岁,五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寿夭的原因主要有先天禀赋、后天调养和生存环境这三个大方面。先天禀赋主要与家族遗传以及孕期调养有关;后天调养主要与个人的情志、饮食、劳逸等多个方面有关;生存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如《灵枢·天年》曰“其五脏不坚,使道不长,空外以张,喘息暴疾,又卑基墙,薄脉少血,其肉不石,数中风寒,血气虚,卖不通,真邪相攻,乱而相引,故中寿而尽也。”《内经》中的这些认识为养生理论、原则和方法的确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内经》中的“形神兼养观”

“形”与“神”是中医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内经》中就有广泛的论述,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灵枢·天年》曰“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等,这些都足以说明形与神对人体的重要性。“形与神俱”出自于《素问·上古真天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形与神俱”是指形体上与精神上的健全协调。《类经·针刺类》指出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形存则神存,形灭则神灭”大意是形是神的本质,是神的来源;神则是源于形但又高于形,支配着形体的各种活动。这说明了神能驭形,形因神而能活;形能养神,神得形而能存。《内经》的养生观注重形神兼养,《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即第一要精神专一,第二要修养形体,二者互存互济,协调统一,方能形体无病痛之扰,神志无失用之苦。

3

《内经》的养生原则

3.1治未病

《内经》十分强调疾病的早期预防以及早期诊断治疗的重要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内经》“治未病”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未病先防是指在疾病发生之前,积极做好各种预防措施,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病防变,是指疾病虽然已经发生,但仍要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提高生命和生活的质量。

3.2顺应自然

《内经》强调养生要顺应自然,与自然界四时阴阳保持协调统一,也即要顺应自然界阴阳消长变化和四时生长收藏规律。《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冬三月,早卧早起,必待日光”人如果违背了自然界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日夜等的运转规律,就是逆天行事,必然损害健康,半百而衰。

现代人大部分时间都在空调房里,夏季有空调,冬季有暖气,没有了春夏秋冬的概念;熬夜晚起,日夜颠倒;吃反季节的蔬菜和催长的肉食,在食品中添加各种各样的添加剂;在饮食、起居上都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结果身体健康受到很大的损害,甚至半百而衰 。

3.3调摄精神

调摄精神,是《内经》养生原则之一,其强调要注重精神保养,调畅情志。中医十分注重情志的变化,主张“精神内守”、“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尽量避免异常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变化,从而保养人体正气,增强抵御外邪的能力。如《素问·上古真天论》曰“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故半百而衰也”、“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

3.4以和为贵

“中医学注重守中思想,凡事讲究“过犹不及”,养生亦不例外《内经》强调养生要“以和为贵”也就是说各种养生务必做到无太过、无不及,阴阳协调,刚柔相济,否则会对身体不利。正如《灵枢·本神》所说的“节阴阳而调刚柔”。

3.5综合调养

除以上几点外,《内经》还倡导综合的养生原则,强调先后天并重,精气神兼养,以外避邪气,内养正气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养生方法,掌握养生技巧,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或防止已发疾病的发展和传变,从而延缓衰老,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

4

养生理论对养生的指导

4.1《内经》依据其养生原则提出养生的基本方法:

①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和“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规律,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这样,就能使人体正气充沛,形体强壮,避免虚邪贼风的侵袭。

②调和情志,做到精神内守、四时调神、恬淡虚无、愉悦自得、喜怒调和。《素问·阴阳应相大论》曰“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正常的情志活动一般不会导致或诱发疾病,但若不注意调摄情志,使气机失调,神气耗散,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所以使“内无思想则神净”就能达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目的。

③饮食有节,谨和五味,做到和五味、适寒温、节饥饱、忌偏嗜。要求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满足人体精气化生的需要;调适寒温,做到“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按照人体生理节律及四季气候特点选择适宜的食物并按时进食;控制食量的饥饱适中。做到这些方可达到《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述的“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此法,长有天命”。

④起居有常,生活、工作、起居作息有规律。这样方可“养其神也”(《素问集注·上古天真论》)

⑤不妄作劳,身体、心理、房事劳作均应适度,以“养其精也”(《素问集注·上古天真论》)

⑥和于术数,恰当运用导引、吐纳、针灸、药饵等专门的修身养性之术来修身养性。

4.2对现今社会养生的指导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社会变得越来越浮躁,压力也越来越大,人们对养生往往并不十分关注,以致于半百而衰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自己的健康,当代人不仅要做到《皇帝内经》所述的养生方法,还要坚持到底。生活中做到遵循四季养生规律;调畅情志;食饮有节,谨和五味;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恬淡虚无,志闲少欲;和于术数;才可以延年益寿,达到身体与精神的双重提高。

5

结语

《黄帝内经》是穿越时空的经典,其养生学说构建了中医学的养生理论体系,深化了人们对于疾病和健康的认识,指导着现今养生防病及康复事业的正确发展,真正的造福于广大人民。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健康养生] [黄帝内经

上一篇养生内经--曲黎敏教授:黄帝内经与养生智慧

下一篇夏季该如何养生?详解《内经》夏三月的养生原则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32462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