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父母,这份老中医的四季养生秘诀替爸妈收藏了

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 > 正文 2021-07-03

发表自话题:中医四季养生的原则

●春季进补的三大原则

春天,万物复苏,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活动日趋活跃的季节。按照中医理论的说法,春季养生“当需食补”,如果能够抓住时机适当进补,对人体健康很有好处。养生专家建议,春季进补应遵循下列原则:

加强营养补给

春季人体代谢活动逐渐活跃,营养消耗也开始增多。因此,应加强人体的营养补给。除了进食谷类制品外,还应选用黄豆、赤豆等豆类,橘子、金橘、苹果等水果,以便及时补充能量物质。

改善消化吸收功能

无论是食补还是药补,都应利于健脾和胃,补中益气,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补性平和

食补或药补的补品,其补性均应较为平和,不能一味使用辛辣温热的补品,以免加重内热。

●春季如何进行食补

中医认为,春季养生“当需食补”,但必须根据人体阳气在春天逐渐生发的特点,要分清楚平补、清补两种补体方法,选择正确的平补和清补方法,否则容易适得其反,影响身体健康。

营养学家研究发现,有早衰现象、患有慢性病而体形孱瘦、精神委靡、脸色萎黄、腰酸眩晕,以及春天有哮喘发作者,适宜春天食补。并且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选择适当的食补方法——平补。

具有平补作用的食物有:荞麦、薏米等谷类;红小豆等豆类;金橘、苹果等水果。阴虚内热的老年人应该进行适当的清补,多食用梨、莲藕、荠菜、百合、甲鱼、螺蛳等食物。

病中或病后恢复期的人应以清凉、素净、容易消化、味鲜可口的食物为主。多食用大米粥、红小豆粥、莲子粥、薏米粥、肉松、青菜泥等食物。

●春季必不可少的四大补品

1.人参有野生与人工栽培之别。根据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生晒参、白参、红参、参须等品种,均具有健脾补肺、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等功效。人参为大补元气之品,性偏温燥,不宜过补、滥补,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2.西洋参原产于北美洲,性寒凉,有滋阴补益功能,适用于肺虚咳嗽、肾虚头晕、脾胃虚弱、肝虚贫血和中气不足等症。

3.大枣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适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饮食减少、贫血萎黄、四肢无力、久泻等症状。

4.桂圆富含蔗糖、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多种矿物质,有养心安神、养血养脾的功效,主治心血虚亏引起的失眠、健忘、心悸等症状。

●春季饮食有哪些禁忌

春季是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开始繁殖、活力增强、容易侵犯人体的季节。因此,春天外感较多,身体虚弱的老年人更应重视。

研究表明,春季中,气候变化容易使人血压增高,肝阳上亢的人特别容易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这就是中国中医学早已指出的“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现代医学也发现,春天的气候变化,容易使人血压增高,出现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

此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也很容易在春季发作。因此,春季应避免摄取含肌酸、嘌呤碱等物质丰富的猪肉汤、鱼汤、鸡汤、牛肉汤、豆类、菠菜、动物内脏和刺激性调味品,因为上述食物对肠胃有较强的刺激,容易引起腹胀,增加胃肠负担,甚至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夏季进补三大原则

夏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也是人体消耗最多的季节,因此,夏季进补非常重要。研究表明,人体在夏季很容易伤津耗气、气随津脱,从而导致气、津两虚。

如果阳气虚,则表现为舌淡脉弱、食欲不振、大便稀薄、身汗肢冷、疲乏懒言。如果阴血虚,则表现为五心烦热、心悸不眠、头晕目眩、午后潮热、脉细苔少。因此,人体夏季时应注意健脾养胃,解暑散热,生津止渴,避免暑毒,促进消化吸收功能。

1.进补应讲求少量、清淡、可口。

2.食补可选食猪瘦肉、牛肉、鹌鹑肉、鹅肉、鸡肉、鸭肉、甲鱼、牛奶、绿豆、大枣、蜂乳、西瓜、桂圆、甘蔗等食物。

3.药补可选食西洋参、太子参、当归、何首乌、熟地黄、黄芪、石斛等。

●夏季以粥养身最佳

人体在夏季特别适宜以粥养身。

1.莲子粥能够益肾固精、养心安神、健脾涩肠、益气抗衰,适合患有肾虚不固、虚烦失眠、体弱心悸、大便溏薄、夜间多尿等症者食用。

2.山楂粥能够健脾消滞,化食散淤,对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心绞痛、积食、腹痛、便泻等症很有疗效。

3.木耳粥能够润肺生津、补虚强心、益气止血,主治肺气虚弱、体虚多汗、咽喉干痒、大便燥结、痔疮出血、慢性便血等病症。

4.薏米粥有健脾和胃、清热排脓、利水消肿等功效,主治脾虚腹泻、风湿痹痛、老年性水肿、白带过多等病症。

此外,黄芪粥、百合粥、葡萄粥、大枣粥、牛肉粥、番茄粥等都各具特色,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食用。

●夏季饮食六大禁忌

1.少吃多餐。每天只吃三餐会加重机体的负担。

2.必须注意清洁卫生,以免引起肠胃疾病。

3.多吃蔬菜、水果,特别是多吃西瓜、黄瓜和番茄等水分多的品种。

4.冰甜凉爽的东西好吃解渴又消暑,但切不可多吃,因为容易诱发肠胃痉挛,引起腹痛、腹泻。

5.大汗之后不要过量饮用冷饮,因为饮用太多的冷饮不仅不能尽快地补充和调节体内盐类和水分的丢失,还会冲淡胃液,降低胃液的杀菌力,从而引起胃炎、肠炎、痢疾等疾病。

6.不可多吃冷肥之物,否则容易导致胆结石等疾病的发生,并造成心血管收缩,加重心脏的负担,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病症。

●秋季进补原则

秋季,人体由夏湿过渡到秋燥,许多人会出现口干、咽干、干咳、气喘、唇焦、胸痛等症状。为使人体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

人体在秋季的进补原则是:宜润不宜燥,可多吃具有滋阴补肾、润肺生津、益气提神、嫩肤等功效的滋补品。待身体逐渐适应秋季的“凉性”气候后,再进食鸡肉、黄鳝、鸽肉、鸭肉、猪肝、猪肺等动物性补品。

●秋季常用六大补品

1.百合味甘,性微寒,富含蛋白质、淀粉及微量的多种生物碱,有很好的养阴润肺、生精止咳、清心安神等功效。适合患有心神不安、心烦失眠、肺阴虚、久咳干咳、痰中带血等症患者食用。

2.莲子味甘,性平,入心、脾经,富含蛋白质、脂肪、钙、铁、磷等多种营养成分,既可补气,又可固精,是秋凉时节的补益强身之佳品。非常适合脾虚所致的泄泻、食欲不振,肾虚所致的遗精、尿频、白浊、带下,心气虚或心肾不交所致的心悸、失眠等患者食用。

3.银耳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B族维生素、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养胃生津、滋阴润肺、补虚损等功效。适合肺阴虚引起的咽干、口舌干燥、咳嗽少痰、痰中带血等患者食用。

4.山药味甘,性平,富含多种氨基酸、胆碱、淀粉、淀粉酶、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补脾胃、益肺肾、助消化、益气养阴等功效。主治脾胃虚弱、肾虚遗精、泄泻久虚、尿频等病症。

5.天门冬味甘,性苦,寒凉,是养阴清热、润肺补肾的佳品。主治阴虚肺燥引起的口干咽干、干咳少痰和阴虚低热、午后潮热等病症。

6.燕窝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糖类、脂肪、钙、钾、磷、硫等营养成分,是养阴润燥、益气补中的高级进补品。主治肺阴虚引起的干咳少痰、潮热、盗汗、咯血和胃阴虚引起的噎嗝反胃等病症。

●秋季怎样食补

秋天有利于调养生机,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季节,稍加滋补便能收到祛病延年的功效。

因此,秋季进补应选用“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平补之品,比如:茭白、南瓜、莲子、桂圆、大枣、核桃、黑芝麻等。此外,人体在秋季容易出现口干唇焦等秋燥症状,对此,应食用银耳、百合等有滋养润燥、益中补气功效的食品。

●秋季锻炼四防

秋季坚持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提高肺脏的功能,还有利于增强各组织、器官的免疫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然而,由于秋季早、晚温差大,气候干燥,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四防”。

1.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不可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的气温变化来增减衣服,锻炼时不宜一下脱得太多,应待身体发热后,方可脱下过多的衣服;锻炼后切忌穿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2.防运动损伤:在气温较低的环境下,肌肉的伸展度明显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下降,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因此,每次运动前一定要注意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3.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身体的好季节,但此时人体阴精、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故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即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

4.防秋燥:秋天气候干燥,对于运动者来说,每次锻炼后应多吃些滋阴、润肺、补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银耳等,若出汗较多,可适量补些淡盐水,补充时以少量、多次、缓饮为原则。

●冬季进补三大原则

1.针对冬令食欲较旺盛、吸收功能较好的特点,应进食高营养、高热量、味浓色重、补益力强的食物,比如羊肉、狗肉、牛肉、鸡肉等。

2.根据自身情况,确诊虚证所在,然后进行有针对性地滋补,同时坚持整个冬天都进补。

3.如果本身有病,选用进补食物就应适当,最好遵照医嘱,切忌盲目进补。比如糖尿病患者应进食生晒参和人参等,忌吃甘草及含糖量较高的药物;动脉硬化、冠心病、胆囊炎患者不可食用高蛋白质、高脂肪和多糖的药物与食品。

●冬季要适宜食补

冬季是极其寒冷的季节。中医理论认为,冬令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密切关系,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新陈代谢,使畏寒现象得到改善。而人体由于机体功能减退,抵抗力低下,在寒冷季节更宜进行食补,以便促进体内阳气的升发,为来年的身体健康打好基础。

●冬令常用的两大类进补品

1.动物性滋补品牛肉、兔肉、甲鱼、羊肉、鹿茸、蛤蚧、虾、鸽蛋、鸡蛋、海参、黄鳝、阿胶等。

2.植物性滋补品红参、西洋参、党参、何首乌、黄芪、杜仲、当归、枸杞子、白术、菟丝子、银耳、桂圆、山药、核桃仁、黑豆、芝麻等。

●冬季进补应该因人而异

按照中医的说法,秋冬进补应因人而异。因为不同的人在一年中的消耗量不同,体质也会表现出寒热、阴阳、虚实的多样性,所以进补的时候也应该因人而异,仔细区分每个人的具体特点,准确地了解自己的体质情况,知道自己是阳虚还是阴虚,寒体还是热体,然后根据自己的体质特点有所选择地进补。这不仅是中医辨证施补的精髓所在,也是许多中老年人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冬季饮食五大禁忌

1.不要喝过热的饮料饮用温度过高的饮料容易造成口腔、食管和胃黏膜损伤。

2.不要吃有黑斑的红薯冬季里,许多老年人都喜欢吃红薯,但是,绝对不要吃表皮呈褐色或黑色斑点的红薯,因为这种红薯受到了黑斑病菌的污染,并产生了番薯酮和番薯酮醇,食用之后会引起中毒。

3.不要过多食用橘子橘子是含热量较大的水果,一次性食用过多会导致上火,容易出现口干舌燥、咽喉肿痛等症状。

4.不要吃没腌透的酸菜没有腌透的酸菜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如果食用后进入血液中,将氧化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使其成为高铁血红蛋白。同时会使红细胞失去携氧功能,导致身体缺氧,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长期食用还容易导致癌症发生。

5.不要盲目吃火锅许多人认为冬天是吃火锅的好季节,且将动物肉、蔬菜等一起放进锅中煮很有营养。但是,吃火锅时的涮肉如牛、羊肉等通常只有七八分熟,这样很不卫生;且有些火锅是炭火火锅,时间一长,因为室内温度升高,空气不流通,如果木炭燃烧不透,就会产生一氧化碳,容易使人中毒;另外,有些人喜欢喝火锅汤,认为这样很滋补。其实不然,肉类、海鲜和蔬菜等众多的材料混合在一起煮熟后的浓汤中,含有一种浓度极高的叫“嘌呤”的物质,经肝脏代谢生成尿酸,可使肾功能减退,排泄受阻,致使过多的尿酸沉积在血液和组织中,从而引发痛风。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秋季养生] [四季养生

上一篇夏季有哪些养胃原则

下一篇春季养生正当时 中医开的这个养生方请查收!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3129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