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怎样才叫养生
湿气是中医的叫法,是我们身体内津液过多的表现,中医认为,湿气不除,就会引起很多毛病,这是因为湿气会阻隔我们身体的“正气”,使其无法正常运行,所以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我们可以把湿气理解为一种毒素,处理湿气的器官是脾胃,当脾胃功能受到影响的时候,就不能帮助身体正常排出湿气,那么体内湿气也就越来越多。
而能够影响脾胃功能的原因之一就是不健康的饮食,如今的时代物质丰富,各式各样的食谱可以给我们选择,像火锅、烧烤、雪糕这类食物往往最受年轻人的喜欢,不过这类食物最伤脾胃,经常吃的话,就会给我们的脾胃带来巨大的伤害,从而使脾胃无法完全消化食物,所以湿气趁机在我们体内堆积,这就是我们说的内湿。
另外外界环境也会引起湿气入体,这说的就是外湿,比如说常年居住的环境比较潮湿,或者到了夏天,天气很热,又经常下雨,空气中的水分要比其他季节要多,而且夏天人们穿的衣服又多为短袖,所以很容易使皮肤暴露在充满湿气的环境中,所以,为什么经常说夏天养生,除湿是关键。
1、中医有句话,寒从脚下生,病从寒中来,这句话想要告诫各位的是,我们最好要给双脚做好保暖防护,尤其是冬天,尽量不要穿短袜露脚踝,尤其是现在夏天,很多人喜欢赤脚走路,则会让我们的双脚完全暴露在空气当中,一不小心就引起“湿从足起”,所以,尽量不要光脚走路。
2、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不运动,尤其是上班族或者学生,夏天温度高,待在房间吹空调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避暑方式,但是长时间不运动,容易使我们身体的代谢功能下降,减弱体内代谢水湿的帮助,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四肢酸沉,越来越懒的表现,其实这也是湿气入体的表现。
3、不要湿法入睡,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在女生身上,到了夏天,一天不洗头的话,头发就很容易出油,而白天工作学习很累,睡前洗了头之后往往没吹干就想睡觉了,这样很容易导致湿气从头部进入体内,所以第二天起床就会感觉昏昏沉沉的,还会出现头痛。
4、放下手上的冰淇淋!生冷食物的刺激,似乎都很受大众的喜欢,或者是一些辛辣油腻的食品,但是这样的饮食习惯很容易破坏我们的脾胃功能。
5、从现在开始,不要熬夜,虽然很多人是因为工作太忙而熬夜,但是如果能够按时休息的,就不要再贪恋玩手机了,熬夜容易伤脾,湿气会趁机入体。
大家千万不要不把湿气当回事,湿气一旦在我们体内堆积过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
1、早起刷牙恶心,体内湿气重,刷牙的时候会恶心干呕,嗓子里面有一种丝丝拉拉的感觉。
2、舌苔厚腻,容易起牙印,还会有口气。
3、眼睑下垂,出现眼袋,因为湿气首先伤的是脾胃,导致水运化失调,所以皮肤变得松弛。
4、解大手粘马桶不成型,解小手量少不畅快。
5、四肢酸痛沉重,尤其是小腿,会出现水肿的情况。
6、起床后出现头昏脑涨的情况,哪怕是晚上正常睡觉。
7、无精打采,整天懒洋洋的。
8、女性会发生白带异常。
9、脸上经常反反复复长痘,出油。
10、手上一到夏天就会长小水泡,奇痒无比,越抓越多。
湿气依然成为我们现代人健康的“克星”之一了,也是很多疑难杂症的“帮凶”,那么该如何排出体内湿气呢?
前文也说到了,内湿多半是由饮食引起的,既然有引起湿气的食物,那么自然也有排出湿气的食物。
有这几味食物被称为“天然的除湿器”,经常用来泡水喝,可以帮助我们排出体内湿气。
中医推荐祛湿小经方:将薏苡仁、芡实、赤小豆、红豆、大麦、苦荞、栀子、甘草、橘皮等9种材料,按照一定比例搭配,每天用水熬成茶,坚持服用数月,可以健脾利湿,祛湿消肿。
看到这个方子,很多人可能会有个疑问:“为什么材料那么多?只用薏苡仁一种泡水不就好了吗?”
只用薏苡仁一种材料泡水,确实是有排湿的作用的,但是薏苡仁属寒,排湿的同时,又容易伤害脾胃,所以在这个基础上,中医们加入了其他几味材料,中和了薏苡仁的寒性,排湿不伤脾。
体内湿气重的人、上班族、学生党都应该每天喝一杯,对材料不熟悉的可以通过卡片获得同款材料茶包,携带方便,效果也一样。
亦舒堂红豆薏米茶薏仁赤豆赤小豆大麦苦荞芡实栀子非马齿苋无湿茶-tmall.com天猫detail.tmall.com其实排湿气的方法还有很多,但是不管用什么方法,最重要的是坚持,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希望大家都健健康康的。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健康养生] [湿气] [薏米] [体内湿气] [伏天]
下一篇:怎样才能做好养生酒的销售工作?
2021-10-19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疾病生!打通三焦经的简单方法,赶紧看~
2022-04-25
2021-08-24
十大最养胃的食物排行榜,山药排第一(不仅健脾养胃还润肺止咳)
2022-03-16
2022-04-13
中药奇方三通汤,除淤血、通血脉、止疼痛,可治一切淤堵不通之症
2022-04-12
吃益盛汉参红参膏好处多,红参的功效与作用,不知道的来了解下吧!
2022-04-20
2021-10-26
2022-04-13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