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血瘀的五大表现
热毒属中医病症名。即温毒。指火热病邪郁结成毒。也是疔疮、丹毒、热疖等急性热病的统称。又称“火毒”。火热郁积所成,易导致疔疮痈肿之类的邪气。热毒炽盛临床表现有壮热口渴,烦躁不安,面红目赤,口舌生疮,痘大而密,疹色紫暗,疱浆混浊,口、咽、眼亦可出现疱疹溃破,便秘尿黄,舌苔黄。
最常见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温度过高、缺水、闷热的环境下呆的时间过长,然后体温也会升高。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外感火热症。一般来说内生的火热情况比外感火热多。比如现在人压力变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内生火的因素比以前要大得多。
其次肝火旺盛常常表现的一些症状,如:视物模糊、眼部分泌物多、眼红、眼干、耳鸣,口干舌燥、口苦、口臭、睡眠不稳定、身体闷热、排便不畅或大便粘腻、嘴唇红、干、裂,舌苔增厚等。
火热郁积所成,易导致疔疮痈肿之类的邪气。
发热是机体的一种全身性病理反应,由于致病因素不同,发热机制也各不一样,大致外感发热由邪正交争,或邪气入里化热,内伤发热由于阴阳气血不足引起的为多,亦有由于气滞、血瘀、宿食导致发热者,则多用实证。总之,热邪多致发热,在机体内阴虚、阳盛亦发热。所以临床需当辨外感与内伤两大证型。中医把致病的外因分为六种,称作六淫,分别是风、寒、暑、湿、温、热;热毒只是其中之一。
首先要了解发热的病因,是外感邪气还是内伤阴阳失调?何时发热?病位何处?以及发热的性质,有哪些主要可鉴别的全身或局部伴随症状。最后还要了解发热的一些生理变异以别病理性发热。
发热病因:
引起发热的原因很多,一般区分为外感性和内伤性两大类。
1、外感性发热:许多外界致病因素都可引起发热,其中以温热之邪最为重要,包括风邪、暑邪、燥邪及火邪。阴寒一类邪气引起的外感发热其势轻微。
2、内伤性发热:以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和七情改变为主要原因,可分下列几个方面:
①阴虚:久病伤阴,以温热性病、久泻病为常见。或治疗不当,如过多汗、吐、下及温燥之病亦可使阴液亏耗,阳气偏盛而发热。
②阳虚:久病阴寒病证,或寒凉药治疗过伐,使阳气虚浮面发热。阴虚或阳虚都以五脏损伤为主要病理基础,而肾为先天之本,内寄水火阴阳二气,故肾脏在阴阳虚损性发热中尤其显得重要。
③气虚:常以劳倦伤中熊脾胃为主要病理过程。所以劳伤为本症主要诱因。
④血虚:侵性久病,逐渐损伤心、肝、脾等脏,或种种原因引起血量丢失过多。
⑤气滞:七情不畅,肝失调达,经脉郁滞。多因郁怒而发,热势常随情绪好坏而波动。
⑥宿食:食积中焦,尤以小儿脾胃功能尚弱发病较多。
⑦瘀血:凡瘀血已成,无论因何种原因引起的,久不得消散,必逐渐瘀阻经脉,壅遏发热。
1、针刺治疗: 取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合谷、阳陵泉、百会、神阙。用此法,每日1次,每次10~15分钟。
2、推拿治疗: 足底部轻轻按揉,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
3、拔火罐治疗:痤疮多血热所致,即热毒,典型的体内毒素堆积过多,通过拔火罐能清除热毒、祛湿通络,进而达到平复、消除痤疮的作用。但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拔火罐结束的一个小时内不宜洗澡,病情比较重的,即印记颜色特别黑、特别紫的人,要在6个小时后才能洗澡,否则容易伤及皮肤。
4、调护方法
(1) 注意卧床休息,症状有显著减轻或好转后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不引起疲劳为原则。
(2) 对发热者,需每日测体温3~4次,待体温正常后每日测体温1~2次。
(3) 可进丰富营养的食物或清淡的食物,禁辛辣、酒等助热之品。
(4) 患者在治疗期间和恢复阶段,应禁止性生活,因房劳伤肾气,有碍于康复,甚至加重病情。
1.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不熬夜,避免食用冰冷及上火食物。
2.适当运动,减轻压力,保持愉快轻松的心情,不仅可以提升免疫力,预防感冒,还能减少火气形成。
3.慢性病朋友要遵从医嘱,按时服药,使病情稳定,才能避免病邪化热、化火。
4.针对五脏六腑或不同部位的火气,服用清热解毒药物,如黄芩、黄连、黄柏、栀子等。但是这些中药仍须由专业中医师开处方才能服用,以免误食而引起不良副作用。
下面提供一些简便的“降肝火”中药茶饮,适合“肝火大”的人平时饮用。 小麦苗茶 材料:小麦苗一把,滑石粉2─3钱。
作法:水煎、去渣、代茶饮。 主治:身热口渴,胸腹闷胀,汗多,小便不顺畅。 柴甘茅根茶 材料:柴胡3─10钱,甘草2钱,白茅根10钱。
作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渴、身体烦热,感冒未愈,小便黄。 清暑茶 材料:茵陈、香薷3钱、车钱草、半边莲各三钱。
作法:水煎后取汁,加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频服。 主治:口干舌燥、头昏热、小便短黄、身体烦闷。 茵陈干姜茶 材料:茵陈3─5钱、干姜1钱。
作法:水煎后去渣,加入红糖溶解,保温代茶饮。 主治:身不太热,口不甚渴,喜饮温水,皮肤暗黄、手足不温。 民间常用五爪金英、半支莲、白花蛇舌草、黄花蜜菜等中草药清热退火,这是适合体质壮硕、口干舌燥、大便不软散的人,而体虚、易怕冷、大便稀溏的人较不适合。但即使如此,清热退火的方药短暂使用尚可,长期使用则容易苦寒败胃、伤害元气,因此最好能闲歇服用,若有任何不适即需停服为当。
标签组:
2021-10-19
上焦火,下焦寒,中焦不通疾病生!打通三焦经的简单方法,赶紧看~
2022-04-25
2021-08-24
十大最养胃的食物排行榜,山药排第一(不仅健脾养胃还润肺止咳)
2022-03-16
2022-04-13
中药奇方三通汤,除淤血、通血脉、止疼痛,可治一切淤堵不通之症
2022-04-12
吃益盛汉参红参膏好处多,红参的功效与作用,不知道的来了解下吧!
2022-04-20
2021-10-26
2022-04-13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