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一两天就没了?中医揭露4大病根!对症施灸+4大食疗助改善!

首页 > 健康养生 > 中医 > 正文 2022-04-02

发表自话题:气血亏虚来例假的症状

也许灸友们都知道,对女人来说,最宝贵的就是例假如期而至——

中医也常常会把例假当做衡量女性健康的一大标准,女性正常的例假,时间和血量应该都保持在合理的范围。

但有四种情况,例假是不正常的:①量大提前;②量小推迟;③时间忽前忽后;④血量忽大忽小。

这四种情况,从例假提前到血量忽大忽小,程度一个比一个严重,是一步步发展而来,对应背后不同的根源。

艾灸调理时也要依症取穴施灸,这样才可使经期恢复正常,否则盲目艾灸,只会越灸越乱!

例假异常4大病根对症施灸是关键!

1、量大提前--因为气虚!

例假提前指女性月经来潮比正常周期提前,少则提前一周,多则经期一个月光顾两趟。

它是经期最先出现的异常反应之一,通常会伴随经量大,经期来得快去得快的情况,有时候可能一两天就没了。

例假提前背后的根源在于气虚,身体有气短、容易疲乏的情况。

还有一个原因是血热,血得热则枉行,流速加快,以致月经提前。女性阳气盛,过量食用辛辣刺激食物,或是心绪不畅,郁闷,都容易让血液运行加速,导致血热,经气提前。

经期提前的症状同时也会伴随不少危害,比如贫血、头痛、长斑、精神乏力等,不过最麻烦的还是引发各种妇科炎症。像子宫内膜移位、宫颈炎、月经性牙痛等,经期提前时发病的几率很高。

艾灸控血补气:

✔ 此时可艾灸如下穴位,可控血,补气。

✔ 艾灸取穴:

✔ 主穴:

关元、三阴交、血海

✔ 配穴:

✔ 实热配行间

✔ 虚热配太溪

✔ 气虚配足三里、脾俞

如果坐视不理,会进一步发展,出现下面的状况。

2、量少推迟--因为血虚!

中医里面,气血相互依存,气为阳,血为阴,阴固然重要,终归还是需要阳来主导。

所以人生病,刚开始都是气虚,气虚的下一步往往就是血虚,女人血虚了就容易例假推迟,这个比例假提前更加严重。

血虚有什么表现呢?中医说血养心,血虚的人可能出现心烦、失眠,再有就是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睡眠紊乱,还有就是比如说肝血不足,指甲容易断裂。

艾灸取穴:

✔ 主穴:

气海、归来、三阴交(见上图)

✔ 配穴:

✔ 血寒配关元 (见上图)、命门

✔ 血虚配足三里(见上图)、血海

✔ 肾虚配肾俞、太溪(见上图)

✔ 气滞配太冲穴

与此同时,经期推迟还会导致女性经量少,容易累,乏力,气血亏虚,此时除了艾灸,还应该多多补充营养、多运动、多晒阳光才能慢慢恢复。

假如你又忽视了它,血虚会进一步发展,影响人体的器官。

3、时间忽前忽后--脾虚!

当你发现自己的例假忽前忽后,很遗憾,只怕是脾虚了。

这可能是比血虚更严重的情况,意味着身体的病邪已经开始波及到最重要的五脏六腑。

不论肾脏和还是肝脏,均可说是女性先天之本,是和女性经期息息相关的脏器,出现问题,就常伴有月经紊乱,有时还会发展成为崩漏症状。

要知道脾统血,统就是统领的意思,也就是说脾脏具有统领我们血液的能力,它帮助女性把血在合适的时间,安排在合适的地点,这是女性经期保持规律的一大原因。

而脾气一旦不足,失衡,人体气血得不到管理,得不到约束。像平时劳累过度,熬夜,饮食不规律的人,脾气就容易损伤。

艾灸取穴:

所以如果脾虚了,统血能力减弱,血不听话,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忽前忽后。

此时艾灸的当务之急是调理脾胃。

✔ 可灸脾俞 (见上图)、中脘、水分、阴陵泉、丰隆、太白等穴。

✔艾灸温度不宜太高,温热即可。肢体每穴15-20分钟,躯干每穴30-40分钟,适应延长,一个疗程按照10天灸。

到了这个时候,假如你还是不警醒,继续我行我素,病邪不会客气,它会更加深入脏腑,带来更严重的反应。

4、血量忽大忽小--肝肾亏虚

肝主血,肾藏精,肝肾同源,精血同源。

女性出现血量忽多忽少的情况,往往意味着肝肾都虚,可能是肾阴虚而影响肝阴不足,也可能是火由肝阴耗伤及肾阴而形成。

肝肾虚的人会有许多麻烦,比如眼花、眼干、易疲劳、四肢麻木、胁隐痛、腰膝酸痛、遗精、耳鸣、不孕等等。

这种情况比脾虚更严重,因为肝主气主藏血,而肾为先天之本,意味着五脏六腑被病邪进一步侵入,涉及人体根本。

艾灸取穴:

“治肝必及肾,益肾须疏肝,肝肾为纲,肝肾同治”的观点。此时艾灸需要肝肾同调同补:

✔ 可灸肝俞、肾俞、期门、命门、太冲、太溪 (见上图)等穴,肝和肾一个都不能少。

以上就是女性例假异常的四大根源!

总之女性灸友们当发现自己的例假异常时,应该根据自己所处的阶段对症施灸,调理的时间是越早越好,最好在第一二个阶段就把它解决,以免其进一步发展危机五脏。

4大食疗帮你改善月经不调

1、乌骨鸡汤

乌骨鸡1只,当归、黄芪、茯苓各9克。

将鸡洗净,去脏杂,把药放入鸡腹内用线缝合,放砂锅内煮熟,去药渣,加入调味品后食肉喝汤,分2—3次服完。月经前每天1剂,连服3—5次。

【作用】健脾养心,益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不足而致月经过少,经色稀淡,头晕眼花,心悸怔忡,面色萎黄,少腹空坠,舌质淡红,脉细。

2、益母草大枣汤

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每日早晚各1次。

适宜于经期受寒所致月经后延,月经过少等症。

3、玉米须炖瘦肉

玉米须30克,瘦肉120克,精盐适量,味精少许。将瘦肉切块,与玉米须一起放入陶罐内,加水500毫升,上蒸笼加盖清蒸至肉熟,加精盐、味精,趁热服用。

功效:玉米须有凉血止血的作用,民间常用来治红崩,瘦肉能补血,两者配合,故治血热型月经过多,疗效显著。

4、羊肉粥

鲜羊肉250克,大米100克,葱、姜、食盐各适量。将羊肉洗净、切片,与大米、葱、姜、食盐,以常规方法熬粥,至羊肉熟烂。

功效:补气,养血,止痛。适用于气血亏虚型痛经。

月经是女人的晴雨表,月经周期及经量正常的女人,皮肤好、精神足,反之经期异常,往往意味着女人身体里有病邪在捣乱。所以,女性灸友们要多关注自己的经期,就是关注自己的健康!对症施灸,搭配以上食疗方帮你有效改善月经不调!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玉米须] [血虚] [艾灸] [经期饮食] [经期延长

上一篇气血虚弱的表现有哪些 有3种表现说明你气血不足

下一篇气血两虚吃十全大补丸有效果吗 要吃多久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2998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