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养生论

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生 > 正文 2021-05-14

发表自话题:黄帝内经养生经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养生的理论和方法。

  养生,又称摄生、保生,即保养生命之意。养生就是根据人类生命的发展规律,针对衰老产生的机理,采取各种方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以期达到防病延衰的目的。从人体固有的精、气、神立论到人与自然的整体运动观,指出养生应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调于四时,内外安和,恬淡虚无,合同于道。同时强调道德性格涵养,动静结合,防正饮食劳倦,六淫外侵,七情内伤,七损八益,做到形神统一,内外统一,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养生论的理念及方法。

  1 坚固五脏,充实肾气

  《黄帝内经》中养生理论和方法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思想下指导建立起来的。“天人相应”为《黄帝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是中医养生的精髓。《黄帝内经》认为人的天赋寿命当在百岁以上,其所以夭亡的原因,就在于不知养生的缘故。《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生长衰老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五脏功能自然盛衰变化的生理过程,其中尤以肾气的自然盛衰为关键,正如姚止庵《素问经注节解》“男女之壮也,并始于肾气盛实;其后也,亦由于肾气之衰微,人之盛衰,皆本源于肾,此故总以肾结之”。正由于肾气是人体生长衰老的根本,所以保持肾气充实,延缓肾气的自然衰减限期,是减慢人体衰老的一个重要方面。另方面由于肾为元气之根,“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所以后天脏腑之气对肾气的滋生,又是充实肾气的重要保证。故而《黄帝内经》在强调肾气根本作用的同时,也重视脏腑功能盛衰对衰老过程的影响,如《灵枢天年》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说明加强后天的调养,保持脏腑之气的旺盛来充养先天肾气,是延年益寿的重要原则。由此可见,养生的任务就在于运用各种方法,保持五脏精气,尤其是肾气的充实,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延缓衰老的过程。

  2 法于阴阳,顺应四时

  《素问四气调神》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阴阳是宇宙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规律和法则。“法于阴阳”,依照阴阳变化养生这是纲领,只有阴阳平衡,方能“阴平阳密,精神乃治”。但其贵在阳密,阳气卫外,或偏亢或逆乱,或郁积或消烁,均可发病。故“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养生应随春夏秋冬四时之气,调肝心脾肺肾五脏的神志,起居有常。提出春时之气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使肝志内生”;夏时之气宜“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气得泄”,心志平和,气得以疏泄;秋时之气宜“早卧早起,……使秋气平,……使肺气清”;冬时之气宜“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无泄皮肤”。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人体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而且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是相互通应的,也要达到协调统一。人体内的阳气运行,随着昼夜阴阳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养生法于阴阳、顺应四时,还要顺应一日之内体内阳气的运行规律,调节机体活动及作息时间。如《素问生气通天》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者,形乃困薄。”此外,善于养生之人,需外应天地阴阳,内守天元真气,并注意防御外邪。

  3 形与神俱,终其天年

  形神统一是指人的形体和精神密切相关,不可分离。形体是精神的载体,精神是形体的统帅,无形则神无以附,无神则形不可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因此形神必须保持协调统一,这是维持健康长寿的基本保证。《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还详细论述了在四时炼养形体的同时要注意精神的调养,如春季万物生发,要广步于庭以养形,披发缓行以使志生而养神;夏季蕃秀,夜卧早起养形,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以养神;秋季容平与鸡俱兴养形,收敛神气使志安宁养神;冬季闭藏,早卧晚起养形,必待日光使志伏匿养神。《灵枢本脏》曰:“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因此《内经》提倡:“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调畅情志,保持精神愉悦对于维持人体健康预防疾病有重要的意义。健康的含义再不仅仅是身体上无痛苦,更重要的是保持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因此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心情愉快对于健康尤显重要。

  4 内存正气,避邪有时

  防止疾病的发生是养生的前提。疾病的发生主要与人体的正气和外界的邪气两方面的因素有关。《内经》认为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人体正气的强弱,故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预防疾病和养生保健的关键是增强和保养人体正气,增强抵抗邪气的能力。因此增强正气是养生的一个重要原则。正气是相对邪气而言,正气的范围很广,包括了人体脏腑的功能、情志的活动、气血的运行、经络的功能等,因此增强和保养正气的方法从内要调节饮食,锻炼形体,调摄精神,还是从外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而达到“辟邪不至,长生久视”的目的。

  节制房事,保精护肾。人体的生长发育生殖衰老主要取决于肾气的强弱,也就突出了肾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素问上古天真论》曰“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支持满。”指出了节欲保精预防衰老的重要养生方法。所以养生的关键问题就在于保精护肾,而保精护肾的关键在于节欲。

  饮食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食欲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总是以“适度”为原则的。生命活动中任何环节的过度或不及,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以酒为乐,以妄为常……,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饮食上的饥饱失常、饮食不洁、饮食偏嗜、劳逸中的过劳、过逸,都是引发疾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饮食上应当遵循“谨和无味”的法则,在劳逸方面要做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同时避免各种外伤的侵害,以此而达到“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的目的。

  和于术数,动则不衰。《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和”即适当运用之意;“术数”即指导引、按跷、吐纳等调摄精神、锻炼身体的一些方法。通过些方法,可达培补正气之目的。古人是非常重视运动保健的,“动则不衰”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健身的传统观点,这点同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现代医学认为“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使各器官充满活力,推迟向衰老变化的过程,对心血管系统,更是极为有益,使人健全体魄、防病防老、延长寿命。

  《黄帝内经》建立了医学养生学体系,主张人要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以全面摄养形与神。养形要做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节欲保精;养神则要“恬淡虚无”,“和喜怒”,“无为惧惧,无为欣欣”,排除不良的精神刺激,保持精神情绪的稳定。

标签组:[健康] [养生] [中医] [健康养生] [肾气] [黄帝内经] [养生论

上一篇黄帝内经教你养生(好文强烈推荐)

下一篇《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3338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