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年那些刷爆爸妈朋友圈的养生文,都有怎样的套路?

首页 > 健康养生 > 癌症 > 正文 2021-07-12

发表自话题:养生都有哪些

鸡年那些刷爆爸妈朋友圈的养生文,都有怎样的套路?

“这三种蔬菜致癌率最高,有很多人天天都在吃”

“65万中美专家最新成果:蛋、奶竟是老年病根源”

“白酒是癌症克星”

“死于酸性,活在碱性,必须转”

“科学家紧急曝光!这个华人家中每天都在用的东西,竟含恐怖致癌物!”

父母经常在微信里给你转什么哭笑不得的东西?

得票最高答案是那些标题党的健康、科学谣言。

过年在家,有空翻一翻爸妈的朋友圈、同学群、老乡群,你会或多或少得发现这些打着科普、健康旗号的谣言充斥于家长们的信息环境中。

这些短则几百字,多则数千字的科学谣言,依靠种种诱导分享,利用人性的设计,在微信群和朋友圈里不断的病毒式传播,甚至部分文章尽管经过辟谣,仍然在一而再,再而三地回到公众视野内。

面对这些标题党文章,网龄比父母深的年轻人或许能一眼识破。大部分违背常识的知识,像“食盐防辐射”一样,都可以经过简单的推敲得以推翻;但科学是有门槛的,造谣者倘若在科学的细节上设置陷阱,而这些陷阱哪怕一个专业医生或生物学家都无法三言两语解释清楚的话,其辟谣的成本就非常大了。

科学谣言喜欢假借“外国专家”的名目,塑造一种“知识权威”来宣传自己的观点。但事实上,许多谣言文章甚至连逻辑都无法自洽,仅仅借用“专家”的嘴做假科普,再加以诱导性的文字,欺骗触网不深,过于相信网络文章的群体转发。

他们有的利用民族主义情绪:

有的利用贪便宜的心理,甚至“抗癌不花一分钱”:

有的利用父母对孩子的爱:

一些谣言的则会在细节下功夫以假乱真:

哪怕辟谣也得费一番劲:

吃蕨菜会致癌吗?

首先,对于原蕨苷的毒性和限制剂量,国际上目前尚无明确标准,比如面包也会在高温的焙烤中产生一些有致癌作用的亚硝胺,但没听说有人因此就不吃面包了。

另外,一个致癌物质的毒性在不同物种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牛吃了中毒并不代表人吃也会中毒,此类致癌物对人类致癌性证据有限,对实验动物致癌性证据并不充分。只要不把蕨菜当主食大量食用,因此偶尔吃一点没有问题。

结论:蕨菜对人的致癌证据不充分,只要不当主食大量食用就没有问题。

这些科学谣言,大多数都是在利用父母长辈恐惧疾病、牵挂子女、娱乐等心态,骗取10万+转发量,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是满满的套路。

量身打造内容

内容的选取是科学养生谣言的第一个套路。谣言主要分布在食品安全类、常识类、热点事件类等问题上,而这些问题都是父母一辈偏爱的话题。但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年轻一代,难道天生对网络谣言具有免疫力吗?

17年一条在朋友圈流传非常广的图暴露了,年轻人其实在网络谣言面前也容易缺乏判断力。这张图号称能通过答题判断左脑右脑年龄,但随后的辟谣发现后台使用的算法,年龄的得出的结果完全基于随机数,后台事实上是“随便写一个数给你的”。

这也说明了这些谣言的第一个功能:娱乐。对年轻人来说,这些IQ测试、性格测试、命运测试,本质上都只是星座八卦一般的娱乐消遣,人们只是好奇自己的结果,却并不大会真的相信测试结果。

朋友圈许多流传甚广的养生类谣言也具有同样的功能。养生谣言往往搬出的“科学道理”、“中美专家”,实际上就是这些披着神秘外衣的测试算法,爸妈们其实并不在乎背后的科学道理,相反,这类谣言的受众更在乎科学得出的结论。如果最终的结论无害,甚至有益,譬如“少刷手机”、“不在家的时候关wifi”、“多吃水果蔬菜”,那么之前铺垫的“专家”、“科学道理”,对长辈来说,就是消遣娱乐和对亲友的关怀。

简化认知框架

科学谣言的第二大套路,就是简化认知框架。

戈夫曼指出,我们的认知是具有框架的,框架是人们将社会真实转换为主观思想的重要凭据,也就是人们或组织对事件的主观解释与思考结构。而认知框架,一方面来自于过往经验,一方面受到社会文化意识的影响。

对于年长一辈的人来说,其受到的科学与逻辑训练较少,受到传统文化与经验的影响较深。这导致了在科学领域上,年长一辈尤其面临知识摄入的困境,这导致了他们往往容易接受被科学谣言简化的认知框架,犯逻辑问题,具体包括体系嫁接、无视剂量、二元对立。

体系嫁接

体系嫁接主要是中医与西医理论的混搭。对于从小接触中医理论,成年以后现代西医普及,又两者都没有系统性接触的中老年人来说,对于这两种体系嫁接所制造的谣言,缺乏足够的辨别力,因为在其看来,两者都具有知识权威性。

譬如一个关于“荸荠治癌症”的谣言,称“荸荠治癌”是中医祖传偏方,并且疗效受到了某国科学家的验证。这种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或许在我们看来荒谬,但能够利用中老年人缺少知识体系、恐惧心理与对晚辈的关心得到病毒式传播。

辛苦科普工作者吐槽了

无视剂量

一个著名的脑洞:人不能喝生水,也不能不洗就吃苹果。那为什么用生水洗的苹果就可以吃?

对此最高票答案是:撇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同样,许多谣言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譬如《白酒有抗病毒抗癌作用》:

白酒中含有脂肽化合物萜烯类化合物,而脂肽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功能和效果,其抗癌活性,抗病毒活性,溶纤活性和抑菌活性非常突出。这就证明了白酒的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凝血、降胆固醇的功效?这只能证明白酒中含有抗癌成分。

具有某种成分,还要看含量。白酒中对人体有最大作用的还是酒精。倘若为了微量的抗癌成分放开喝白酒,首先肝功能就容易损害了。

二元对立

二元对立是另一种便于假专家们浑水摸鱼的框架。譬如一篇名为《酸掉命,碱回命》的文章,把酸碱pH值这种精确计量的分析化学指标,当作中医的“阴阳”、古希腊医学“气水火土”这种二元对立的定性指标。

学过高中生物的同学都知道,人体体液pH值是由一套动态平衡的代谢机制控制,血液pH值稳定在7.4左右,且身体不同部位酸碱度差异很大,所谓“身体偏碱才健康”完全是主观想象的不实概念。

而这种二元对立的框架之所以广泛普及,是因为它简单。如同对男女、神鬼、好人坏人的简化一样,前现代时期人们对周遭世界的观察缺乏科学这一工具,因此只能用朴素的经验总结,创造诸如阴阳、四元素说、神鬼一类的认知框架。

几百年来科学已经对这些体系进行了祛魅,但若要让大多数民众掌握科学的框架,哪怕缺乏科学知识,但能用批判的眼光甄选愈发庞杂的信息,依然需要媒体与科普工作者的持续努力。

标签组:[健康养生] [科学

上一篇适宜夏季养生的食物都有哪些

下一篇什么是旅居养老?它都有哪些模式?老人喜欢吗?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08430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