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环境下,中暑可能在短时间内加重,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能挽救生命、减轻伤害。很多人想知道:中暑的急救措施有哪些?科学规范的急救需遵循快速降温、维持身体机能的原则,分步骤开展。
1.立即脱离高温环境
迅速将中暑者转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如室内空调房、树荫下,解开领口、腰带等束缚性衣物,让身体完全暴露在凉爽环境中,避免继续吸收热量,这是急救的首要步骤,直接影响后续救治效果。
2.快速物理降温
用湿毛巾擦拭中暑者的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密集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若有条件,可将中暑者浸浴在27-30℃的水中,或用风扇距离稍远吹拂加速散热,降温过程中需持续监测体温,降至38℃左右即可停止强降温。
3.开放气道与补充水分
若中暑者意识清醒,让其保持半卧位或侧卧位,确保呼吸通畅,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给予含盐清凉饮料,每次饮用50-100毫升,间隔5-10分钟,切勿强行灌水,以防呛咳、窒息;若出现呕吐,应让其侧躺,清理口腔呕吐物。
4.监测生命体征与体位调整
持续观察中暑者的体温、脉搏、呼吸、意识状态,若出现体温超过40℃、脉搏细速、呼吸急促、意识模糊等情况,提示病情危重;让中暑者平卧,抬高下肢15-30度,促进血液回流至心脏和大脑,改善重要器官供血,避免低血压休克。
5.立即送医
若中暑者出现高热不退、无汗、皮肤干燥灼热、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困难等重度中暑表现,在进行上述基础急救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途中继续保持通风、降温,切勿延误,重度中暑的黄金救治时间为发病后30分钟内。
1.老年人
老年人多有基础疾病,急救时动作要轻柔,避免过度搬动引发骨折或血压波动;降温时不用冰水直接擦拭,以防血管骤缩导致心脑血管意外;若服用降压、降糖药,送医时需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便于评估病情。
2.儿童
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差,降温时水温需更温和,避免刺激皮肤;补充水分时用小勺少量多次喂服,防止呛咳;若出现抽搐,不要强行按压肢体,应在口腔内垫软物防止咬伤舌头,保持侧卧位等待救援。
3.孕妇
孕妇中暑急救时,避免浸浴降温,以湿毛巾擦拭为主;补充水分选择常温白开水或淡盐水,不喝功能性饮料;若出现腹痛、阴道出血、胎动异常,需在降温的同时立即送医,告知怀孕周数,优先选择有产科的医院。
中暑急救的核心是“快速降温、维持生命体征、及时送医”,不同人群的急救需兼顾其身体特点,避免不当操作加重损伤。掌握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在关键时刻为专业医疗救治争取时间,最大限度降低中暑带来的健康风险。
标签组:
上一篇:万全终身重大疾病保险交了20年
下一篇:怎么判断是不是中暑
2022-03-11
2021-05-19
2022-02-23
2021-05-13
2022-02-10
2021-09-08
佛说早为天食时午为法食时暮为畜食时夜为鬼食时,故僧人过午不食
2021-05-18
2021-09-27
2021-07-28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