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趁八王之乱灭了西晋,为什么七国之乱时不打汉朝?

首页 > 综合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2021-06-01

发表自话题:晋朝八王之乱

秦始皇为了抵御匈奴,修建了万里长城;汉高祖为了抗击匈奴,经历了白马登之围;汉武帝为了消除匈奴之患,和匈奴打了长达四十多年的战争。自公元前3世纪左右,匈奴建国之后,迅速成长为中原王朝的心腹之患,无论是秦朝,还是汉朝,始终没能彻底解决掉匈奴。最后,西晋由于八王之乱,国力衰微,匈奴趁势入主中原,灭了西晋。

如果说是八王之乱给了匈奴机会,可早前汉朝在景帝时期也爆发了七国之乱,照理说,那个时候的匈奴实力更强,为何却没有对汉朝发起大规模战争呢?

一、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分别是什么情况?

1、 七国之乱

汉高祖在建立汉朝的时候同时借鉴了周朝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走的一条郡国并存的路子,结果一不小心给后继之君们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在汉武帝颁行《推恩令》之前的诸侯王们都是有钱、有人、有地盘的主,有的诸侯王甚至比朝廷还阔绰,就拿文帝时期的吴王刘濞来说,据史书记载,他通过炼铜、制钱、制盐、卖盐积累出的财富一度超过了天子。

如此下来,那些富裕的诸侯王们就滋生出了更强烈的欲望和野心,他们在自己地盘上自行其是,根本不怕朝廷放在眼里。景帝继位之后,深感诸侯王们对朝廷的威胁之大,就重用晁错,力行削藩,结果让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位诸侯王抱成团来起兵反叛,当时的赵王刘遂意图联合匈奴由北向南趁势攻占长安,但是匈奴却选择了坐山观虎斗。

汉朝和匈奴之间的关系要说也没好到这样的程度,无非就是汉初在对待匈奴的政策上一直奉行着和亲政策。汉高祖在经历白马登的事情后,考虑到汉朝初建,不宜在对待匈奴问题上大动干戈,就制定了一种软硬兼施的战略,原则上与匈奴保持交好的状态,但是一旦匈奴发动侵袭的话,就得迎头抗击。经过几代皇帝的励精图治,汉朝的国力欣欣向上,匈奴能占的便宜也越来越少。

汉文帝时期,匈奴右贤王侵袭汉朝边疆,文帝就派名将灌婴率大军专打右贤王部,然而匈奴是生长在马背上的民族,一旦汉朝动真格的时候,他们立马逃跑,导致汉朝也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二者就这样以一种微妙的平衡共存着。匈奴是既想要汉朝给的那些好处,但是又不想正面和汉朝硬干,毕竟硬干之后的结果难以预测。

2、 八王之乱

晋武帝司马炎认为曹魏政权能被他们司马家篡夺的重要原因在于曹魏的宗室力量衰微,所以他将自己的叔伯子侄们都封为诸侯王,不仅实封,还给他们兵权。他却忘了汉朝七国之乱的教训,结果到他儿子继位之后,先是他儿媳贾皇后联合楚王灭了外戚老杨家,让贾皇后失望的是胜利的果实被汝南王给"窃取"了,最后她又联合他人灭了汝南王。

自此,正式掀开了晋朝最大的内乱--八王之乱。司马氏的诸侯王们为了攫取更多的利益,完全不把朝廷和皇帝放在眼里,竞相争权夺利,把天下搅得大乱不止,晋朝的经济、政治、军事全部陷入一团糟的局面。这就给了早前内附的南匈奴可趁之机,他们在刘渊的带领下起兵反叛,一路高歌猛进,并且还建立了政权,最后灭了西晋王朝,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永嘉南渡。

西晋王朝当时在对待塞外民族的政策上受东汉的影响颇多,晋武帝认为对待匈奴等族应该以接纳的态度来让他们归心,万不能像汉武帝那般"穷兵黩武",他却忽视了东汉能让南匈奴归附的原因靠的是拳头。结果匈奴在晋朝给予的这种好环境下不断地修复着汉朝以来所受的创伤,逐渐地恢复元气。

最糟糕的是晋朝上层虽然奉行着和平共处的政策,但是在执行的时候却又喜欢欺负人家,就说刘渊吧,还曾经被晋朝弄成了质子,换位思考一下,当时的匈奴人可不得憋一肚子火?待到八王之乱爆发后,刘渊振臂高呼,"复呼韩邪之业,此其时矣!",匈奴人纷纷响应,齐心协力让西晋王朝成为了历史。

二、 匈奴在七国之乱和八王之乱时分别有什么计较?

1、 匈奴强,对手也强

七王之乱时,匈奴已经成为了一个幅员辽阔的草原帝国,其实力并不怵当时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这就是他们的自信。然而有一句话叫,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不团结,就算有再强大的力量也是发挥不出来的。当时的匈奴就不够团结,中央有大单于,然后地方上分布着各路王侯,比如左贤王、右贤王等。

按理来说,所有的匈奴王侯都应该服从大单于的领导,但是事实上这些王侯往往都表现得很是桀骜,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大单于,匈奴内部就会更加松散,五王事件就是代表。不过就算有领导力十足的大单于在,也没有表现得多么团结,比如说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在位期间,有一次,右贤王没有向他打申请报告就擅自派出所辖军队到汉朝境内打秋风,严重影响了冒顿单于的对外方针。

汉宣帝时期,汉军继汉武帝之后再次大举进攻匈奴,结果匈奴因为内部不够团结,分裂成了南匈奴和北匈奴。再说时机吧,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总要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吧,七国之乱时,赵王虽然向匈奴表达了合作的意向,但是当时赵王的实力和朝廷相比,并没有一战之力。

如果匈奴选择出兵,那么照之前的情形来预测,汉朝肯定会派大量精兵来抵抗,最后还真说不准是帮了七国叛军还是帮了自己,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岂不更好?匈奴索性就选择等等再看,结果朝廷仅用了三个多月就平定了叛乱。这种情况下,匈奴最终的选择无疑是最正确的选择。

2、 匈奴弱,对手更弱

匈奴分裂之后,南匈奴选择归附汉朝,待到东汉末年的时候,南匈奴也曾有过别样的想法,但是还是被曹操等人给狠狠地教训了一顿,顿时老实了许多,一直到西晋内乱,才重新抬起头来。要知道七国之乱的时候,匈奴是可以和汉朝分庭抗礼的草原帝国,而八王之乱的时候,南匈奴只是匈奴族群中投降到中原王朝的一个分支而已,怎么看都觉得八王之乱时的匈奴实力要弱些。

然而有一句话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时的匈奴虽弱,但是胜在团结。刘渊可谓是能屈能伸,他通过讨好当权的成都王,弄到了监五部军事的职务,有了管理匈奴五部事务的大义名分,加上当时的匈奴各部贵族都受够了晋朝上层的气,就表现得很团结,都支持刘渊。

刘渊真是人才,他知道己方较弱,就要拉拢更多的力量来团结在一起,不然难以实现匈奴人的复兴之梦。像后来横行天下的石勒、王弥等其他胡族的代表,都成为了他麾下的将领,为他覆灭西晋立下汗马功劳。

再说天时吧,大家伙团结在一起后的那种气势虽然很磅礴,但是力量毕竟还是处于发展阶段,所以刘渊同样需要时机,八王之乱就是他的时机,在他起兵的时候,晋朝的内乱已经持续了五年之久,五年的时间里,不论是朝廷还是地方,都是一片乱象,这个时候他揭竿而起,自然成功的几率大增。

结语

综上所述,七国之乱虽然和八王之乱同样都是中原王朝的内乱,并且还都是宗室诸王们掀起的动乱,但是二者之间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七国之乱,汉朝早已开启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国力已非昔日白马登之时可比,匈奴虽然也很强大,但是不团结,有心趁着汉朝内乱做点什么,可顾忌又挺多,当顾忌还未完全打消的时候,汉朝的动乱就已平定了。

八王之乱,西晋虽然立国不久,但是自统一天下后,上层贵族的风气就很不好,地方上的吏治也存在问题,加上第二代皇帝司马衷是个智力有问题的皇帝,让野心家们纷纷走上了前台,动不动就是兵戎相见,晋朝的实力也一点点被内耗,匈奴逮着机会走上了复兴之路。

这里面的道理放在当下来讲,也是适用的,我们中华民族现在正在走的也是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团结,只要团结,我们就一定可以圆梦。

标签组:[八王之乱] [七国之乱

上一篇从《全面战争:三国》看八王之乱

下一篇汉朝七王之乱几个月就平定了,为何晋朝八王之乱却用了很久时间?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05627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