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晋朝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的关键词是:“借”。因为这个字使得华夏大乱。
借力、借助、借兵,这之前在王权争夺中都使用过,多数是成功的,少数出了意外,但这少数的借鉴意义是重大型的,是振聋发聩的。比如皇帝年幼借助王莽,结果西汉灭亡,这个意外的发生是因为霍光辅佐三位皇帝尽心竭力,最后却被满门抄斩,借霍光之力是成功的,霍光的后人是倒霉的。
王莽不敢重蹈覆辙,于是不待小皇帝长大,自己做了天下。为灭宦官,士族借助了一回董卓,不但东汉亡国,连士族都被压制了几十年。成功是失败的老师,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只记住了后半句,并不知道前半句,好在历史都表演了一遍。
西晋在掌控局面的开国帝王司马炎去世后,中央集权出现不稳固现象,皇后的家族能力过强,威胁到帝权,也就是外戚势力过大,这在之前发生过多次危险状况,帝权所属的大臣当然不希望看到,他们自己解决不了,只好借助帝权的外部力量,皇帝的本家亲属,这些人封王在外,有兵权,自家亲戚应该不会像董卓那样,在这个基点下,就借了。第一次的效果不错,于是就成了榜样,后面的人就开始学,最终导致多米诺骨牌效应。
借到后来,国内之兵全借完了,开始向外族借兵,仍然是在初始时是成功的,后面就出事了,为何?你把家底儿都亮了,人家发现:合着你们会打仗的人都没啦!什么事儿都依仗我呀。最终有个人心眼儿灵活的人——匈奴的刘曜、刘渊父子把大事办成了。
回头一看这里还真有个因果关系。汉武帝及其子孙将匈奴彻底打服,杀了那么多人,最终是匈奴人将汉族政权消灭,报了多箭之仇。人家那恨一直憋着呢,终不肯忘。后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是对此事件的深刻反思,虽然言语上略有夸大,但想想五胡乱华的惨痛,话过头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和平时期大家就想把战争屏蔽,完全的过安稳日子,但是,不如你的人却在想取代你的安稳,这是个永恒的问题,帝国时代一直没解决,后世总结了很多,最后还是一遍一遍的犯同样错误。
进入民主共和时代,那些呼吁永远没有战争的言论、歌词、广告、书籍、动漫满天飞,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如此无知,一定要让他们进入时光穿梭机,到五胡乱华时代或日本侵华时代去好好生活一段,否则,我们在未来就要亲自经历那样的惨痛!
上一篇:西晋八王之乱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