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吸收不良?
1、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是指小肠消化和或吸收功能下降,使肠内一种或多种营养物质不能顺利转移到体内,从粪便中排出,使儿童缺乏营养。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是儿科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儿童由于病理原因,蛋白质、糖、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不能被小肠吸收,不同的营养物质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吸收障碍。
2、常见表现为腹泻、体重减轻、疲劳、水肿、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如铁、叶酸或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引起的贫血和脂肪吸收不良引起的脂溶性维生素K吸收不良和低凝血酶原血症引起的出血倾向等症状。不同类型的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往往有其独特的临床表现。糖吸收不良的患者容易患病毒性肠炎、慢性腹泻、蛋白质等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和刷状缘损伤-热营养不良等。脂肪吸收不良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腹痛、腹胀、呕吐等,也可引起体重减轻、营养不良性贫血、低蛋白血症、口腔炎、继发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状、生长发育滞后等症状。蛋白质吸收不良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粪便颜色浅、皮肤气味臭、低蛋白血症相关症状。
标签组:
上一篇:白蛋白低的原因都有哪些
下一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病人的饮食宜忌
2022-03-11
2021-05-19
2022-02-23
2021-05-13
2022-02-10
2021-09-08
佛说早为天食时午为法食时暮为畜食时夜为鬼食时,故僧人过午不食
2021-05-18
2021-09-27
2021-07-28
2021-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