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叫真正的「饮食养生」?

首页 > 健康养生 > 营养学 > 正文 2021-05-21

发表自话题:真正的养生是什么

谈起饮食养生,每个人似乎都知道些什么。
但如果你问上一句:

你对「饮食养生」的定义是什么?

大多数人也许都会一时语塞。


「饮食养生」是一个何等常见的词语,常见到在朋友圈中可以天天见。
然而,对于这个词,人们的思维体系中并没有一个具体而清晰的概念,以至于在「养生」的土壤上生长出了许多似是而非的理论——

「养生」就是要吃碱性食物(所谓酸碱平衡养生)
「养生」就是要吃素(所谓素食养生)
「养生」就是要吃五谷杂粮(所谓五谷养生)
……

于是,碱性食物开始被吹捧、素食越来越流行、五谷杂粮更似乎成了健康的标配。

但在这些养生理论流行之时,是否有人问过:养生,养的到底是什么?生的又是什么?

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提问,我们应该不难在理论结构上发现这些「养生理论」的漏洞——

一个概念若是没有清晰的定义,那么从这个概念上引申出的理论体系就不会有坚实的根基。

所以,如果要真正地学会饮食养生,我们首先需要好好地定义「饮食养生」。


三养原则

「饮食养生」——饮食,定义了我们讨论的边界,即是「吃」。

而「养生」,应当被拆解为两部分,即「养」和「生」。

至于养,在我看来,应当对应三个方面——无敏疗养、菌群滋养和个性营养。

一养:无敏疗养

疗养你的食物才是真正的食物。

一个人的食物可以是另一个人的毒药,而那些常见的「食物」也许正在侵蚀着人们的健康。要知道,食物造成的免疫反应常常是众多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

食物可以造成不同类型的免疫反应。

食物过敏——由IgE抗体介导的超敏反应;小麦过敏、牛奶过敏、鸡蛋过敏都属于此类。

食物不耐受——非过敏性的超敏反应;小麦敏感、组胺不耐受都属于此类。

食物造成的自身免疫病——麸质引起的乳糜泻和其他肠病……

免疫反应意味着身体处于战火之中。
如果身体一直在打仗,哪有时间来休养生息?有的只是不断的炎症反应,不断的组织损伤,以及无法断绝的各种症状(皮疹、头痛、消化不良……)。

因此,「养」的第一步就应在于避免所有致敏的食物,即无敏疗养。

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处于安宁,这样人体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来疗养自身——修复受损的组织,平息各种炎症。

二养:菌群滋养

用爱获得被爱。滋养菌群,获得菌群的滋养。

一个人在社会中的生存状况取决于他与周围人的关系。而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取决于他与他的微生物的关系。

我们的肠道菌群——我们的100万亿个微生物朋友——一边为我们供给营养,一边为我们的消化、免疫和神经系统保驾护航。

健康的肠道菌群需要我们去维护。只有我们滋养着它们,我们才可能受到它们的滋养。

因此,「养」的第二大方面就是菌群滋养。

至于菌群的滋养,
在一方面,它要求我们广交「菌」友——让好的细菌定植在我们的肠道中。
对于婴儿而言,这意味着需要顺产和接触母亲的乳房。
而对于其他人,这意味着要去摄入发酵食物,吃些带「土」的蔬菜,以及在必要时补充些益生菌。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给我们的菌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好的细菌能快乐地生长。
这意味着我们要摄入有益菌喜欢吃的膳食纤维——保持多样,但尽量当地当季。
摄入细菌们喜欢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比如维生素D、维生素K2、镁和硒。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尽力地去避免做伤害「友菌」的事情。这包括避免乱用药物(抗生素、抑酸药)、避免吃加工食品(糖、代糖、乳化剂)、避免使用塑料餐盒(BPA)……

三养:个性营养

没有标准人,没有标准的营养。

基于统计学的营养学致力于找到一个「标准人」;之后,再为这个「标准人」设计出某个「膳食指南」,并试图将其推广到所有人。

然而,标准人是不存在的。

每个人都有着独一无二的基因、独一无二的肠道菌群以及各不相同的生活方式,因此没有一种食物或饮食方式适合所有人。

在基因层面,不同人的基因组有99.99%的碱基对是相同的。然而,那0.01%的差异,虽然细微,但能被极大地放大。在人体对食物的反应上,基因常常有着重要的作用。

就咖啡而言,如果一个人对咖啡因的代谢基因是慢代谢型的(CYP1A2*1F)适量喝咖啡(每日1-3杯)都容易出现高血压(风险增加72%)。

而若他对咖啡因的代谢是快代谢型的(CYP1A2*1A),每天喝4杯以上的咖啡,反而能有效地降低患上高血压的风险。(风险降低64%)[1]

而在肠道菌群上,人与人的差异就是千差万别了。在不同人种间,这种差异可能超过90%。食物和菌群往往需要相匹配,否则问题将可能发生。

让吃肉的蒙古人多吃五谷杂粮(小麦、米饭、燕麦),他们肠道菌群的丰度会下降,多样性也会降低……[2]

如果让他们一直吃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会有怎样的影响?我们无法预料……但想想也知道,可能不会太好。

此外,不同的生理时期,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运动量,人体对食物的反应都是不同的……

因此,「养」的第三个方面需要是「个性营养」。


如何做到?
在一方面,我们需要听从身体的声音。你的身体是最好的监测仪器,它能「先觉先知」,比任何专家和营养师都要懂你。

在另一方面,随着基因检测、肠道菌群检测和一些代谢组检测的普及,我们能通过这些手段更好地了解自己。

以「养」而「生」

「养」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

永远记得,我们不是为了养而养,养的目的是「生」。
而「生」,意味着生命力和生产力。

生命力是投入生活,获得成长的能力。
当我们养好了肠胃,我们将不再受到病症的困扰,从而能加专注;
当我们养好了精神,我们将不再受到疲倦的侵袭,从而能更加高效;
当这种专注与高效达到了极致,我们就能常常进入「心流」的状态——写作时,文字自然地会跃然于纸上。学习时,知识似乎成为了有生命的电波,不断地与我们的大脑产生连接……
在这种「精神飞翔」的状态下,我们毫无疑问地能更高效地成长。

而生产力是投身社会,创造价值的能力。
当我们得到了足够的疗养、滋养和营养,我们的各项激素(催产素、血清素、睾酮)自然会达到平衡。在各种激素的协调下,我们会更愿意去合作、去分享、去成就更大的共同价值。

木森说

今天,我们给了「饮食养生」一个具体的概念:
饮食养生就是通过基于三养原则(即无敏疗养、菌群滋养和个性营养)的膳食,达到提高生命力和生产力的目的。

具体的概念带来清晰的想法,清晰的想法产生有效的行动,有效的行动真正而彻底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以「养」而「生」。
到最后,我们不仅是「养」好了自己,也让我们紧密相连的世界获得生机与活力。

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养生」。

标签组:[健康] [养生] [健康养生] [营养学] [饮食养生

上一篇《黄帝内经》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养生之道?

下一篇真正的养生是从感受自己开始的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33937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