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慎防四大疾病,谨遵三大原则,让你健康过冬!

首页 > 健康养生 > 养生 > 正文 2022-03-03

发表自话题:四季养生食疗原则

近日,气温骤降,身体虚弱的人更易染病,因此,冬季保健显得尤为重要。

1

冬季养生有四“防”

冬季高发的那些疾病,我们尤其要当心!

1

防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一是因为 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导致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更易形成血栓;二是由于为了驱寒,人们会吃较多的 油腻、滋补的食品,进食过多,运动又少,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因此,我们不仅要注意保暖,还要管住嘴,吃“对”才是真的补

2

防呼吸系统疾病

进入冬季后,空气较为干燥、寒冷, 冷空气会刺激呼吸系统黏膜,引起损伤并降低其防御功能,若此时病菌侵入或潜在的病菌繁殖,都极易诱发呼吸系统疾病;而且 温差较大,流感、感冒等 急性呼吸系统传染病高发,这又会 诱发和加重慢阻肺、哮喘等 呼吸系统疾病

3

防胃肠道疾病

冬天早晚温差大,冷空气易刺激胃肠,引起毛细血管收缩,影响 胃酸分泌胃部血液循环,导致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等病多发;再者,大吃大喝、摄入过多热量或酒精,易引起 胃肠黏膜损伤,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甚至消化道出血。

4

防骨类疾病

冬季穿衣较多,行动不便;加上户外活动减少,紫外线照射不足,蔬果吃得少, 维生素D摄入不足,引起钙吸收不良,很容易造成骨折;气温低,人的血管收缩, 肌肉和韧带柔韧性较差,对关节的保护力度减弱,骨折的几率也增加。

2

冬季养生有三要

不仅要防疾病,养生也有注意事项:

避寒邪

冬季的很多高发疾病都是由于气温低造成的,因此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

1

头颈部保暖

头,是整个人阳气最旺盛的地方;而颈部充满血管,有很多重要穴位。头颈部是人体 散热、消耗能量最大的地方,也最先受到寒邪侵袭。

护好头颈部对预防 感冒、心脑血管疾病、颈椎病等都有一定帮助。

提醒:出门可带上帽子、围巾;洗完头后要立即吹干。

2

腰背部保暖

腰是 肾之府,背部是人体的 阳中之阳,腰背相连,保暖极其重要。

女性腰部受寒直接关系到 卵巢和子宫的机能;老人若长期腰背部不注意保暖,使腰背部血管收缩、血流减慢,易引起 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疾病。

建议:平常可以穿个保暖背心;休息时,可双手搓腰至发热。

3

防脚寒

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不足,最怕冷;而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因此保暖措施必不可少。

建议:除了白天穿保暖的鞋袜;晚上可以用热水泡脚。

泡脚要注意三点:

①水温最好在 43℃左右,水 淹没踝关节处为宜。

②每次浸泡时长 不超过30分钟,不时添加热水保持水温,泡后皮肤呈 微红为好。

③泡完后擦干用手 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泡完脚后建议 半小时内就寝,保证其效果。

食得当

1

增添御寒食物

寒冷的冬季,应该吃些 性温、御寒并补益的食物。

如温胃御寒的 羊肉、壮体补肾的 鸽肉、低脂高蛋白的 鱼肉等。但要注意 控制摄入量,以免造成高血脂等问题。

2

补充必要蛋氨酸

寒冷的气候使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肌酸及脂酸、磷脂都需要甲基,蛋氨酸可通过转移作用,提供一系列适应耐寒所必需的 甲基

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 芝麻、葵花籽、乳制品、酵母、叶类蔬菜等。

3

多吃蔬果、多喝水

冬季气候干燥,蔬果摄入较少,很容易造成维生素缺乏,导致上火、口角炎等。

因此,每天要保证 300~500g新鲜蔬果摄入,深色蔬菜应占1/2。

冬天虽然出汗少,但空气湿度小,及时补充水分能保证器官正常的新陈代谢,帮助预防感冒。

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 2000~3000毫升

动适宜

适宜自身的运动能提高身体对寒冷的 适应能力、增强体质,减少摔倒骨折风险;还能 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增强免疫力

但冬天运动时要注意:

1

忌过早

因天气寒冷,不要过早起床晨练,最好等到 九点之后再进行户外运动。若是遇到大风、雾霾天气,最好还是做些室内运动。

2

先热身

天寒,人体为避免过度散热失能,会自然收缩周边血管保暖,人体肌肉血流就会降慢,因此,运动前的热身非常必要。

3

注意衣着

运动时为了防止受凉不能穿得过于单薄;运动出汗后,不要着急脱衣服,应迅速擦干身体,更换衣服,避免感冒。

标签组:[健康] [养生] [健康养生] [呼吸道疾病] [冬季养生

上一篇春季如何养肾,养身小偏方!

下一篇“夏季养生”攻略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4062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