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嫡引发的玄武门之变背后,实则是开国第一功臣反皇帝清洗的斗争

首页 > 综合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2021-07-06

发表自话题:玄武门之变的残酷


唐高祖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渊次子秦王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附近发动了一场政变,杀死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并且趁势派尉迟恭进宫“护卫”唐高祖李渊,面对这种局势,李渊自然是配合李世民,不仅没有追究其罪,还立其为皇太子,两个月以后又禅位于李世民。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古代夺嫡之争的一个极端体现,将“最是无情帝王家”演绎的是淋漓尽致,李世民是弑兄杀弟,并且逼迫父亲李渊,可谓惨烈到极致。

而在今天来看,玄武门之变其实不只是一场惨烈夺嫡,背后更是一场唐初的政治斗争,是开国皇帝对开国第一功臣的清洗,进而被反击所引发的后果,那么这到底怎么回事呢,今天宋安之具体来说说。

一、玄武门之变从一开始,李世民最大的对手是父亲李渊,而非太子李建成

李世民为什么要在玄武门附近动手呢?

按照史书记载来看,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对秦王李世民是步步紧逼,要致他于死地,所以到了危急时刻,李世民只得耍了个小聪明,对唐高祖李渊说这二人淫乱后宫,李渊自然很震惊,表示第二天就要审问他们,要查个一清二楚。



李世民争取到这短暂的时间,开始调兵遣将,准备拼死一搏,最终选择在玄武门附近动手,因为这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的必经之路,而且到了玄武门,他们的警惕心会降到最低,而且还有个关键是镇守玄武门的将领常何实为李世民的心腹,并且奉命收买了宫中禁军,等于宫中禁军已经倒向了李世民。

以这个来看,李世民的安排是中规中矩,似乎只是为了对付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但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以后,李世民的做法就很耐人寻味,他派杀死齐王李元吉的尉迟恭进宫“护卫”唐高祖李渊,面对杀气腾腾的尉迟恭,唐高祖李渊很快及时的改变态度,毕竟尉迟恭连齐王都敢杀,已经是杀红了眼,惹急了是真敢杀皇帝,所以认可了李世民一方的说法,认为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是造反作乱,并且积极配合李世民,不久便禅位于李世民。

由此可见李世民一开始的对手就不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而是父亲李渊,选在玄武门这个关键地方动手,是既可以杀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又方便及时快速对付父亲李渊,使其反应不过来,而且还能将其堵在宫中,使得皇权不出宫,再趁机进宫控制李渊。

如果不在玄武门动手,给了李渊调兵遣将的时间和机会,那么李世民根本没机会逼迫李渊,因为在长安,李世民还有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两大对手,在帝都之外,虽然李世民功勋卓著,有着不少心腹身居要职,但李渊毕竟是皇帝,可调动的资源肯定比李世民大,到时候就没办法收场了。



所以玄武门之变,不只是一场残酷的夺嫡之争,更是一场开国第一功臣的反清洗斗争,唐高祖李渊利用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之手,要清洗李世民这个最大开国功臣,最终引发了李世民绝地反击,只不过因为这其间夹杂着血缘关系,所以这场反清洗的斗争,往往被人认为是纯粹的夺嫡之争。

最后再来说说,既然唐高祖要清洗开国功臣,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以后没有清洗功臣呢?

唐太宗李世民上位以后,基本上没有清洗功臣,即使功臣有被处死的,也是咎由自取,而非他清洗所致。

而他之所以没有清洗功臣,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是他本来就是开国第一功臣,镇得住下面的武将,掌握得了局面

还有就是李世民登基时仅仅28岁,正是年富力强之时,不存在为接班人考虑铺路的情况,所以也没必要大规模清洗功臣。

像明太祖朱元璋为什么要清洗功臣呢,因为太子朱标是个仁善之人,他得铺好路,为朱标扫清隐患,而朱标英年早逝以后,由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更需要好好铺路,于是朱标死后没多久,战功赫赫的蓝玉就因造反而被杀。

而唐太宗李世民完全不用担心这点,他当时那么年轻,不必着急给下一代铺路,而且等他驾崩的时候,这些开国功臣,要么死的死,要么老的已经构不成威胁,根本不必要清洗。

标签组:[唐朝] [中国古代史] [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 [李建成] [李渊] [李元吉] [玄武门] [尉迟恭

上一篇玄武门之变真相:李世民亲手弑兄竟真是被逼的吗?

下一篇玄武门之变背后的斗争,李世民如若不先发制人,死的必是他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0881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