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李世民一生之耻?

首页 > 综合 > 中国古代史 > 正文 2021-06-16

发表自话题:玄武门之变掩盖的秘密

武德四年,被唐朝视为最大敌人的王世充集团与窦建德集团被接连瓦解,唐朝控制全国的局势也愈发明朗,甚至已成定局。在经历战争的洗礼之后,武德七年,全国终于迎来了统一,唐朝本来可以开始致力于内政的建设,然而此时却发生了唐朝历史上臭名昭著的“玄武门之变”。

事件围绕李渊一门发生。高祖李渊与正妻窦氏之间有着四个儿子: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除了玄霸早夭,其余三子都参与了唐朝建立的全过程。李渊太原起兵之时,李元吉仅有十五岁,而李建成与李世民已是独当一面的武将。李渊即位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及李元吉为秦王、齐王。尽管史书对李建成与李元吉颇有贬低之词,但实际上这三人都绝非平庸之辈;相对于平庸的父亲而言,三子都很有能力,甚至可以说统一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他们的功劳。

李建成

自从唐朝建立后,次子李世民表现得非常引人注目。尤其在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及窦建德后,其威信日益高涨,李氏兄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面对弟弟如此成功的局面,太子李建成显得十分焦躁。然而这都归结于一位“坑儿”的爹——唐高祖李渊,李渊的做法一向是敷衍了事的。高祖曾经口头上说过要立李世民为太子,而在立李建成为太子后,李渊又不断地提升李世民的地位,任命其为“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等职位。前者“天策上将”乃新设的位子,其地位在王公之上,与皇太子并列;后者乃负有统辖“陕东道”即山东地区的民政、军事等全权的最高长官。看着这些情况,皇太子一方自然感到恐慌,双方处于一触即发的状态也是见怪不怪了。可以说,“玄武门之变”这个惨剧的发端就是唐高祖李渊;作为始作俑者,李渊的优柔寡断致使了这一次的权力斗争。而此次政变的“助燃剂”则是李元吉,面对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对立关系,幼子李元吉经常选择火上浇油。尽管李元吉也立下过战功,但作为武将,他的能力则远不如李世民。按理说,这皇位怎么都轮不到李元吉,但他为除掉李世民倒是不遗余力。我认为李元吉虽为太子一党,但他还隐隐约约地暗藏着野心,即倘若运气好的话,或许自己也可以登上皇帝宝座;因此李元吉秘密豢养勇士,寻找各种机会刺杀二哥李世民,制造乱局,所谓“混乱就是上升的阶梯”,也是如此。所以我想,李元吉的步步紧逼则是促使“玄武门之变”的契机,也是害死太子一党的一步臭棋,总而言之,“黑锅”甩给李渊和李元吉就是了。

李世民

一天,李世民赴太子李建成之约,喝酒以后李世民吐血数升,人们认为这是太子一方在酒里下了毒,这个事件并没有下文,似乎就此了结。但是在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早晨,这两大势力以长安作为舞台的明争暗斗迎来了终结。在此前一天,李世民决心已定,遂向高祖秘奏关于皇太子李建成的不利消息,因此高祖宣李建成第二天早晨进宫谈话。而李世民则在这天早上率领亲兵首先控制了宫城北门的玄武门,这里就是“案发地点”。李世民随即向迟来一步的李建成以及李元吉发动了进攻,在激战中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其后李世民一边防备着皇太子和齐王死党的反攻,一半派遣尉迟敬德到高祖身边,以武力巩固了胜利的果实(威胁高祖的性命)。这就是血腥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这事儿看起来做得十分不地道,杀了亲兄弟,还威胁自己的老爹;但是这都是有铺垫的,所谓“权力的游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没有中间地带”。

李元吉

“玄武门之变”固然是李世民人生中的一个污点,但是这并不掩盖其作为一位杰出领导人所散发出来的光芒。况且,这次政变也不仅仅只是兄弟之间围绕着帝位所做出的斗争,就如隋文帝后期皇太子和晋王之间的对立,其实是政权究竟以关中为中心还是以洛阳为中心的路线之争;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与洛阳以东的山东的对立,长期一直存在于隋唐时代的背景中。因此,李世民悍然发动“玄武门之变”,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标签组:[唐朝] [玄武门之变] [中国古代史] [李世民] [李建成] [李渊] [李元吉

上一篇玄武门之变发生前,李建成身边就无厉害人物辅佐吗?被篡改的历史

下一篇为什么玄武门之变没有毁掉李世民的形象?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3750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