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中国古代元朝
1975年7月,韩国渔民崔亨根在朝鲜半岛的新安郡道德岛附近进行捕鱼作业时,打捞出三十七件陶瓷器,其瓷器属完整的青花瓷。一年后,几名渔业潜水员成功地找到了发现瓷器的确切地点,并打捞出一百余件青瓷,从而引起了韩国政府及民间学者的关注。随后韩国政府成立了“新安海底遗物发掘调查团”,在发现瓷器的地方找到了一艘古代沉船。从1976年到1984年间,这个调查团先后进行了十次大规模的探查、发掘与打捞,共从这艘沉船上捞出了二万多件瓷器、一千多件紫檀木文物和八百万枚中国铜钱,这些铜钱重达二十八吨。这一考古发现震惊了世界考古界。
新安海底打捞的文物
1984年,这艘沉船被韩国方面打捞出水,陈列于韩国光州木浦市的国立海洋遗物展览馆中。经复原发现,这艘船长三十四点八米,宽十一米,载重量二百吨,是一艘中小型的海船。那么,这艘古沉船有什么来历呢?它究竟是哪个国家的船只呢?为了弄清这些问题,1977年11月,在韩国首尔召开了由六个国家的四十多位专家参加的“新安海底文物国际学术大会”。会上,中、日、韩三国学者经过充分讨论达成共识,认为这是一艘中国元代的贸易商船,它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由浙江庆元港(今宁波港)出发,满载货物开往日本,中途遭遇风暴,在朝鲜半岛新安海域沉没。虽然后期有人一度认为它是日本商船,但这种观点在学术界并不占主流。“新安沉船”的发现表明,在我国元代,中国与亚洲乃至世界各国展开的贸易是广泛而普遍的,一艘中小型的海船,竟然能装载如此多的货物,说明贸易规模的宏大。我们可以想象,在那个时代,中国大大小小的海船航行在通往世界各地的航线上,使开辟千年以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异常繁忙。随着对元代造船、航海、海外贸易、海上用兵等情况的不断认识,我们可以断定,我国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独特的航海时代。
描绘元代泉州港繁荣景象的图画,来自于15世纪《马可波罗游记》手抄本
2.元代的造船与航海较前代有了大发展
伊本·白图泰
从白图泰的描述看,中国建造的大船是用于远洋航行的巨型船舶,它兼有经商和作战两种功能。那么,这种船用现在的标准衡量有多大呢?从帆的数量判断,它有十张帆,古代大船有“九桅十二帆”之说,意思是要把十二张帆全部挂起来,至少需要九根桅杆,要把十张帆挂起来,至少要有七八根桅杆。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按照古代造船技术的要求,“凡舟身将十丈者,立桅必两,树中桅之位,折中过前二位,头桅又前丈余”。如果一艘船有八、九根桅杆,那么它的船长一定不少于四十丈,也就是在一百米以上。再结合配置有一千人,有三艘随从小船组成小型编队等情况,可以推断,白图泰描述的这种大船排水量应当在三四千吨,这在当时世界上也是巨大的船舶了。白图泰还介绍了中国船舶的建造方法及工艺。造船时,先用厚厚的木板做成两堵木墙,竖起来作为船头和船尾的堵板,然后用多根经过搀叠而成的巨大方形木料,将两堵木墙连接起来,其中一根方木作龙骨,同时,横向装上横梁,这样船的轮廓就形成了。轮廓形成后装上船底,再安装上两舷的船板,做成水密隔舱。无论是船底还是侧舷,都要用二重或三重木板加固。这样,造船的主要工作就完成了。在建造工艺方面,白图泰说,木料之间的连接,一是用卯榫连接;二是用巨型铁钉钉牢。铁钉的长度有“三腕尺”。“腕尺”是古代埃及、希腊、罗马一带使用的长度单位,最早是指从胳膊肘到中指末端之间的长度,由于每个人的胳膊长短不一,“腕尺”的尺寸也就很难固定,后来各国进行了统一,“腕尺”的长度也就相对固定下来了。以古代希腊的“腕尺”为准,一腕尺约一英尺半,三腕尺就是四英尺半,合一米三七。这是多么巨大的一根铁钉!另外,为了使船不漏水,还要用桐油、石灰、麻丝进行艌缝。
汪大渊的《岛夷志略》
刘家港开船,出扬子江,靠南岸径使,候潮长,沿西岸行使,好风半日到白茆港,在江待之,潮平带蓬橹摇,遇撑脚沙尖,转过崇明沙嘴,挑不了水,望正东行驶无碍。南有末人沙、婆婆沙、三脚沙,可须避之。扬子江内,北有双塔,开南有范家港沙滩,东南有张家沙滩,江口有陆家沙脚,可避。口外有暗沙一带,连至崇明洲沙,亦可避之。江北有瞭角嘴,瞭角嘴开洋,或正西、西南、西北风往,潮落往正东,或带北一字行使,戳水约半日可过长滩,便是白水洋。望东北行使,见官绿水,一日便见黑绿水。循黑绿水望正北行使,好风两日一夜到黑水洋。好风一日一夜,或两日夜,便见北洋绿水。好风一日一夜,依针正北望,便是显神山。好风半日,便见成山。自转瞭角嘴,未过长滩,依针正北行使,早靠桃花班水边,北有长滩沙、响沙、半洋沙、阴沙、冥沙,切可避之。如在黑水洋内正北带东一字行使,料量风帆日期,不见成山,见黑水多,必是低了。可见升罗屿海中岛,西边有不等矶,如笔架山样,即便复回,望北带西一字行使,好风一日一夜,便见成山。若过黑水洋,见北洋官绿水,色或陇,必见延真岛,望西北见个山尖,便是九峰山。向北一带连去,有赤山、牢山二处,皆有岛屿,可以抛泊。若牢山北望,有北茶山白蓬头石礁,一路横开百余里,激浪如雪,即便开使,或复回望东北行使,北有马鞍山,竹山岛南,可入抛泊。北是旱门,亦有漫滩也,可抛泊,但东南风大,不可抛系。北向便是成山,如在北洋官绿水内,好风一日一夜,正北望见山,便是显神山。若挑西一字多,必是高了,但见赤山、九峰山。西南洋有北茶山白蓬头,即便复回,望东北行使,好风半日,便见成山。一转过成山,望正西行使,前有鸡鸣屿,中有浮礁一片,可以避之。往西有夫人屿,不可在内使船,收到刘岛西小门,也可进庙前抛泊。刘岛开洋正西行使,好风一日到芝界岛,东北有门可入,西北离有一百余里有黑礁一片,三四亩大,避之,收到八角岛,东南有门可入。自芝界岛有好风,半日使过,抹直,曰有金嘴石,冲出洋内,潮落可见,避之。至新河海口,到沙门岛,东南有浅,可挨深行使。南门可入,东边有门,有暗礁二块,日间可行;西北有门,可入庙前抛泊……
《海道指南图》
3.元代逐渐建立了实力强大的水师
元代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记载了楚国舟师的产生
元代水师建立后,在战争中逐渐强大起来。从1238年开始,元军先后与南宋军进行了巢湖水战、瞿塘水战、夔门水战、淮水水战、马湖江水战、黑石峡水战、襄樊水战、焦山水战、崖山海战等多次水上战斗,这些战斗,元军胜多负少,缴获的南宋军战船和俘虏的水师官兵越来越多,仅崖山一战就缴获南宋军战船近千艘,使它的水师力量不断壮大。可以说,在统一中国的战争中,水师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标签组:[中国古代史] [元代瓷器] [大航海时代] [造船] [澎湃新闻]
上一篇:元朝有多少位皇帝元朝皇帝列表
2021-07-08
2021-07-08
2021-05-27
2021-05-27
2021-05-25
2021-06-02
历史上大一统王朝统一中国都用了多久?保持统一的局面有多少年?
2021-05-27
2021-06-19
2021-07-01
2021-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