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气血对人体的重要性
前文讲导引,“吹呴呼吸,熊经鸟伸”,动作之外,还需要配合呼吸。呼吸的是什么?自然是空气。今人知道,空气里有氧气、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以及其它各种气体。
气是无形之体,古人自然不知道空气的分子构成,但已经能知道无形之体有着非比寻常的内涵。而气这个字眼,中医用得太多了,阴气、阳气、气血、湿气、寒气、天气、冬气、邪气、浊气、脾气等等。
偏离古人的语境,《黄帝内经》又一字多用,今人自然不懂。现代中医看病,时有寒气重、湿气重、热气之类的诊断,老百姓也是不懂装懂。可以说,不搞懂气的内涵,是学不好中医的。
此处我们需要补充一点现代物理学的知识,讲讲光的故事。
光,分为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红橙黄绿蓝靛紫,这是肉眼能够辨别的光的范围,两端之外分别是紫外线和红外线。每一束阳光,都由可见光与不可见光组成,而且光是有能量的,不然怎么把地面烤热。
普通人了解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但是300年前的科学家竟然为了光的性质闹得不可开交,一争就是200年——光到底是一种波还是一种粒子呢?
最早对光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的是牛顿,他写了一部叫《光学》的巨著,那还是在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牛顿做了很多实验,发现了光沿直线传播以及反射等一系列粒子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再加上他无人可及的权威,所以当时“光是一种粒子”是主流的看法。但是,这种看法无法解释其它现象。
但是一百年之后,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再次挑战牛顿权威,做了实验,发现光竟然产生了波特有的干涉现象!光是一种波的学说便渐渐占据上风。
科学,就是会不断地经历反转再反转。1887年,物理学家赫兹,又发现了神奇的“光电效应”,即光生电。光电效应,便是太阳能发电的基础。赫兹不得其解,直到爱因斯坦对 “光电效应”进行了解释。他将光定义为由不连续微小的粒子(物理学称为“光子”)组成的波,即光同时具有波与粒子两种属性,俗称波粒二象性。
人类语言都建立在直观的感官经验基础上,对于光的这种奇怪性质,人类语言无法准确描述,只好用波粒二象性这样含混的字眼来表达:光在需要被当作粒子时,它就是光子流;在需要被当作波时,它就是电磁波!
爱因斯坦提出这个理论的时候,整个科学界都炸了,脑洞太大,但随后就被他折服了,不愧为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当时的科学界认为,“光是特殊的物质,波粒二象性是光特有的性质”,所以没有再继续研究,而是保持经典物理学那一套。
如果不是法国人德布罗意,这个原本读历史后改念物理的家伙“搞事情”,很可能今天量子力学的发展要延后几十年。他认为,电子、原子、分子等实物粒子居然也存在波动性。也就是说,一切微观粒子,电子,中子,质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当时还没有任何人做过实验来证明他的观点,但“很不幸”他是对的。此后,波粒二象性就成了量子力学的基础概念之一,人类也打开了一扇通往异世界的大门。
说起量子力学,就不能不提到著名的哥本哈根学派。这个学派的标志,就是我们的阴阳太极图。
为什么,科学家会选用阴阳太极图作为标志,这难道不是对中国古代先哲的致敬吗?当欧洲人还在为光是波还是粒子争吵不休的时候,中国人的祖先,早就意识到,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任何事物既是一种(波)能量,又是一种物质。
这就是,阴阳思想的由来——阳是能量,阴是物质,阳化气、阴成形,世间万物都有阴阳。所以,当我们看到中医讲气的时候,就一定要认识到,气既是能量,又是物质。就像物理学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从广义上来说,光也属于气的范畴。
光照到物体之所以呈现出各种颜色,其实就是因为物体能吸收或者反射某些光线。也就是说,青、红、黄、白、黑意味着五种不同的能量/物质,即五种不同的气,对人体的影响也各不相同。古人发现了这一点,故将五色应用到中医里。
所谓的阳气,是推动事物向阳一面转变的能量/物质;所谓的阴气,是推动事物向阴一样转变的能量/物质。这两种气,是中国传统的“气学”最基本的概念,然后其它的概念又从中继续衍生出来。
《黄帝内经·至真要大论篇》曰,“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意思是,天有天的能量/物质,地有地的能量/物质,属性不同,便有天气、地气之分。
《黄帝内经·六微旨大论篇》又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意思是,天气向地,地气向天,周而复始地形成流动。
让天气下降的,是阴气;让地气上升的,是阳气。阳光晒到地面,水汽蒸腾上天,是谓“云腾致雨”;温度下降,水汽凝结下地,是为“露结成霜”。太阳周而复始地出现、消失,便带来了阳气与阴气的变化。所以,补阳气,晒太阳准没错,毕竟万物阳气皆来自于太阳,这是最直接的方式。
标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