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传统中医的养生原则
情志分七情和五志,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五志包括怒喜思悲恐。这种精神情感活动统称情志,是人们对周围事物所做出的反应,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但是,长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受到超极限的、剧烈的精神创伤,会使人发生病变。目前由于竞争加剧,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削弱,所以心理应激增加,出现许多“暴戾”之气,使得我们现在心理卫生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整个社会对情志养生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今天,海慈医疗集团干部保健科魏陵博博士为您讲解中医传统文化关于情志的养生之道。
一、《黄帝内经》的情志养生法则
《黄帝内经》概括了人的情志修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要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志过激、精气妄耗,才能保持真气充盛,使疾病无从发生。中医有一种情志致病学说:认为人的七情是统于心而分之于五脏的,有点“心脏领导下的多脏器合作”的机制,每一种情感活动都与内脏相关联,也就是每一个脏腑都对情感有感。心之志为喜,肝之志为怒,脾之志为思,肺之志为悲,肾之志为恐,情绪和脏腑的联系依靠气机的运行来建立,例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人生气时气血上冲,清朝唐容川在《血证论》里讲:“病家误,戒忿怒,忿怒无非些小故,血随气上不循经,犹如轻车就熟路”,三气周瑜就是怒则气上的经典宣传。过度喜乐,人的警惕心就会下降,容易出现意外发生,所以有乐极生悲的成语。人悲痛之时就丧失了英雄气概,例如林冲夜奔的唱词:“望家乡,去路远,别妻千里音书断,关山阻隔两心悬。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空怀雪刃未锄奸,叹英雄生死离别遭危难”,“讲什么雄心欲把星河挽”深刻描绘了悲愤无奈的心情,哪有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威风!恐惧可以导致二便失禁,惊吓导致气血运行紊乱;过度思虑导致气机留而不行,例如古代害“相思病”导致的食饮不进、形销骨立就是如此。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二、情志之病,调心、宁心十分重要。
有研究表明:处世谨慎认真的人往往长寿,这很好理解,起码谨慎的人出现意外伤害的概率要小,因此,事从容则有余味,人从容则有余年。例如赶车、开会等安排时间不要卡点,尽量提前到达,为人处世要为他人留有余地,就会减少争执,有助于情绪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批评他人应该抱以善意,要秉承“忠言顺耳利于行”,有心理医生做过一个试验:医院每个床位都有一个供陪人坐的小凳子,但是陪人有时会坐在病床上,如果护士批评时讲:你咋坐在床上呢?病床不让坐。陪人大部分心有怨言,往往劝解不成功,如果护士讲:请您坐在方凳上。劝解成功的概率大大增加。所以批评教育他人要从正面入手,千万别讽刺挖苦。对于情绪过于激动的人,先不要和他讲道理,此时讲理意味着争执和冲突,记住沉默是金,我不和你吵,但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待冷静后再说,事情纷乱的时候是理不出头绪的。
别着急,磨性子,练静功十分重要。延寿不但需要动,而且也需要静,心静使血压下降,心率降低。通过研究人们很早就发现哺乳动物一生的心率大约为5.5~7.3亿次,心率越快寿命越短,例如仓鼠的心率每分钟400~500次,寿命2~3年,鲸的心率每分钟约20~30次,寿命达30~40年,人比较高级,总心搏大约为25亿次,因此静息心率较慢者寿命较长。我们应该向圣人看齐,孔子享年73岁,在当时的条件下绝对是高寿了,孔子形象是我们的目标,“温而厉,威而不猛”,为人不可鲁莽,要温和但是坚持自己的原则。
魏陵博博士
三、夏季调节情志防上火
为什么现代人容易上火了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群的饮食谱有了重大改变,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使人内热丛生,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使人精神紧张,容易心火亢盛。
什么人爱上火?
魏陵博博士设计了一项试验,调查了1445例冠心病正住院治疗的病人,根据中医临床表现分成2组,一组为上火组:心胸、胃脘发热;失眠;便秘;面赤、怕热、口渴、口苦、多汗、口舌生疮、手足心发热、心烦;急躁,舌暗红苔黄,脉搏有力。另一组为非上火组,上述症状不明显者,然后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如下,上火组有如下特点:
女性多于男性(50.3%vs43.8%)
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者较高(16.2%vs5.7%)
喜欢肉类或辛辣(14.5%vs8.7%)
肥胖者多(BMI 25.08vs24.31)
房颤或早搏的比例高(25.3%vs16.3%)
合并糖尿病的比例高(33%vs23.3%)
空腹血糖高于非热毒组患者(6.67vs6.12)
血脂水平高于非热毒证组
心率较快(76vs72次/分)
上述说法不易记,魏陵博博士给上火者来个了素描:一位资深美女(平均年龄为67岁),长着丰腴的身段,有一颗怦怦跳动的颤心,背负着祖传的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的诅咒,不幸的是患有糖尿病或高血脂……
女子更年期的根本病机是肝血肾精亏虚,所以阴虚火旺型多见,而且绝经后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概率和男子平等。肥胖及超重者收缩压,舒张压、糖尿病明显高于正常人,糖尿病最基本的病机也是阴虚燥热,这类人群尤其要防上火。
因此清心降火是第一要务。清心之法莫过于少事,人心当似竹,竹之性有三:身直、虚心、有节,有这样一句话: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尚虚心,穷的时候得有气节,腾达之时也要谦虚,所谓“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清心之味首推苦,清心之气首选寒,“要想长生,黄连上清”,“有病没病,防风通圣”,黄连上清丸、防风通圣散都是苦寒泻火的中成药,如果上火明显就适当服用;根据同气相求的原理许多植物的“心”也有清心作用,如莲子心,连翘心,连心麦冬,灯心草等,可以代茶饮以清心火。
中医治疗一些慢性疾病称为“养病”,中国对于人生修炼称为修身养性。到底如何养呢?老子的话里有大智慧:“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您要经常想想:名位和身体相比哪一个更亲?身体和财富相比哪一个更有价值?你孜孜以求的和你所失去的相比哪一个更宝贵?仔细品味这三个命题对身体康健是大有作用的。
下一篇:【中医药文化大讲堂】夏季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