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300年》第72篇:从电影《一出好戏》看古代为何立嫡不立贤?

首页 > 综合 > 正文 2021-06-15

发表自话题:玄武门之变掩盖的秘密

这不是电影《一出好戏》的影评,而是玄武门之变的前奏。

因为在讲述玄武门之变之前,我们必须先搞明白一个问题:为啥从周朝开始,我国就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嫡是指妻,也就是大老婆。嫡长子,就是大老婆生的老大。

只有搞明白了这个问题,大家才能明白,玄武门之变到底是咋回事。而要搞明白这个问题,还得明白权力继承是怎么演进的。


而电影《一出好戏》看似荒诞,却很好的阐述了权力的演进之路。

权力这玩意看起来很玄乎,能把一个内八字的罗圈腿,变成外八字的大官步。能让农民的儿子,变成骑在农民头上拉屎的爷爷。甚至还能左右无数人的生死。




但你要往它祖坟上刨,就会发现权力的本质很简单,就是共识。

谁汇集的共识越多,谁的权力也就越大。


一个人只有三个人相信他,那么他就是一家之主。

如果有几百人相信他,他就是酋长。

如果有几亿人相信他,他就是释迦摩尼和耶稣。

看过纪录片《王朝》的人应该都知道,对于黑猩猩来说,他们的共识就是猴拳(别计较,猩拳听起来别扭)。


哪只猩猩猴拳耍的厉害,把群里的猩猩全干趴下了,它就是猩王,就可以独享群里边的母猩猩。

但是,随着猩群的扩大,以及猩王年龄的增长,年轻又壮实的猩猩,在荷尔蒙的刺激下,就会不断的挑战猩王的位置。有的老猩王很快就被干趴了,但是,有的老猩王就很聪明,慢慢的学会了结盟。

例如《王朝》中的猩王戴维,就找了一个胡子灰白,已经对自己的地位没有威胁,但是仍然还能打的猩猩克洛做盟友。


为了笼络猩心,他还自降身价的给老克洛,来了一个价值198元的富贵人生套餐——按摩、采耳、推油一条龙。







不过,挑战戴维王位的大金子,也不是吃素的。人家也学会了结盟,而且还找到了两个盟友。

双方棍子抡、石头砸,再加上一通王八拳之后。戴维终究寡不敌众,被干趴下了,新的猩王开始诞生。


猩猩族群就这么一代又一代的传了下来。当然,后续还有其它故事,但我们不是讲纪录片,只说到这里。







其实人类社会刚开始和猩猩差不多,共识也是拳头。


2018年黄渤、王宝强、于和伟、张艺兴等人演了一部电影《一出好戏》,讲的是一群人因为暴风雨流落到了荒岛之上,并且和外界失去了联系。

于是,大家只能靠采摘为生,这就相当于人类的原始社会。这群人中很快就产生了第一代领导人——王宝强。

虽然他脑子不好使,身份比较低,原来只是个导游,但奈何人家会武术,拳头硬,遇见不服的就打。


于是,他就有了权力,可以要求别人到外面采果子,完不成任务还得受惩罚,而自己则只用躺在山洞中,抱着大胸妹,享受做领导的快乐。





但是,人类与猩猩不同的是,猩猩的组织能力有限,一个族群最多也就30多只,加上智力低下,只会硬拼。所以,猩王结盟两三个就能搞定整个族群。

而人类随着语言、文字、武器的发明,以及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发展,族群开始越来越大,变成了成千上万名。这时候拼得就不是一个、或几个人的武力值了,而是组织能力。

谁当老大,不再是看谁的拳头厉害,而要看谁能组织起更强大的力量。

于是,权力运作的逻辑就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共识从拳头,变成了组织能力。

《一出好戏》中的于和伟没有一点武功,后来为什么敢挑战王宝强的地位,自己出去单干,就是因为人家原来是老板,有名望,而且组织起了自己的小团伙。

王宝强能打得过一个人,但绝对打不过一群人。所以,他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于和伟那群人另立山头,而无可奈何。




并且,于和伟这群人还在小岛的另一边,找到了半条搁浅的大船。船虽然很破,但是里面应有尽有,有酒,有油,有布,有渔网等等。这就相当于,他们的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有了更多的剩余产品。

因为自己武力值不行,所以,于和伟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很快就让渡出了一部分权力给自己的几个马仔,这样就诞生了最初的统治阶级。







而于和伟就成了小岛上的第二代领导人。可以和他的几个小兄弟,天天坐在船里,喝酒耍大胸妹,让其他人去外面打渔。

但是,饱暖思淫欲,随着人类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在吃饱喝足之后,就会追求精神上的需求。而且,由于邓巴系数的存在,人类想组织起更大规模的力量,就必须依靠精神的力量。

“邓巴系数”是指,人类可维系的平均小组成员大约为100到200,其预测值为147.8。也就说,任何一个人只能维系一个100-200人左右的团体。例如,新石器时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村落,人口数就保持在150-200之间。

黄渤和张艺兴在河边的那一次“天降大鱼”,就代表着小岛上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小岛上的人们从此之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不用愁吃穿了。然后,他们便开始追求精神需求了。





恰好,张艺兴因为会修发电机、手机,能让小岛上的人享受精神生活,很快,他就成了岛上的“神仙”





当灯泡亮起来,音乐响起来,别人手机中的照片被他修复之后,他就全面的掌握了小岛上所有居民的精神需求。在精神的控制下,他建立起了更加强大的组织。

第一代领导人王宝强,第二代领导人于和伟,在张艺兴的精神控制下,也不得不向“神权”低头。这就是君权为何要向神权低头的原因。



至此,古代权力的演进之路基本结束。


后来无非是君权、神权之争,要么像欧洲中世纪,神权加强;要么像古中国,君权加强;要么像中亚的骆驼们,君权神权两者合一。

下一步,就该考虑统治阶级内部,如何进行下一代的权力交接了。可惜电影没有朝这个方向继续讲下去,不过,我们可以根据我国的历史讲一下。

统治阶级诞生之后,王就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单纯的王了,而变成了统治阶级的代表。

王总有死去的那一天,那么,下一任王让谁来做,就成了一个统治阶级,能否延续下去的最重要话题。

刚开始,整个中原大地上,有无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抢占资源,奉行的都是丛林法则,天天互砍互杀。

老一代王死去之后,必须让统治阶级内部最强大的人当老大,否则自己的部落就根本没法存活下去。

这就是三皇五帝的那个时代,后世给这种权力继承起了一个名字——公天下,禅让制。

但是,随着部落的不断兼并,等到大禹的时候,大禹所在的部落,已经成为了中原大地上最强大的部落。而且,随着制度的完善,人类寿命的延长,大禹家族人口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强大。

等到大禹死的时候,他的儿子启已经控制住了整个部落的权力。于是,启就自行袭位,建立了夏朝。公天下就变成了家天下,禅让制就变成了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

刚开始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其实是并行的。例如商朝就有将近一半兄终弟及的案例。那么,为啥后来父死子继成了主流呢?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三点:

1、兄终弟及出现了非常大的问题。老大死后,王爷传给了老二。老二死后,王位是传给老大的儿子,还是传给自己的儿子?

无论传给谁,另一方肯定不服,很容易引起内讧,导致国家混乱。例如我们之前讲过的突厥,隋朝就是抓住了这个矛盾,让突厥分裂为了东突厥和西突厥。


以后我们讲唐灭东突厥时,大唐也是抓住了这个矛盾,然后把东突厥给灭了。

2、权力制度相对完善了,哪怕新一代君主年幼,在外戚和家族的帮助下,也能坐稳王位了。

3、人类寿命延长了。大部分老王死的时候,儿子年龄也不小了,能够管理国事了。

于是,等到周朝的时候,父死子继就成为了主流。但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到底让哪个儿子继承王(皇)位呢?

中国人很聪明的选择了嫡长子。

为啥说很聪明,这主要和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息息相关。以前世界上大概有三种主流的婚姻制度:

1、基督教世界的一夫一妻制。


欧洲王室喜欢近亲结婚,再加上一夫一妻制,就导致很多国王生不出儿子。于是,不得不让女儿、女婿也有继承权。这就是欧洲为啥有那么多女王的一个主要原因。

2、伊斯兰世界的一夫四个老婆制。

3、中国的一夫一妻多妾制。今天主要讲这个制度。


(其他非主流的还有黑人的三天一老婆制,泰国的有钱随便娶制等等。)

我们形容某个人很有钱、很幸福,经常说会对方有三妻四妾、妻妾成群。久而久之,搞得妻和妾好像变成了一回事。

但实际上,我国一夫一妻多妾制中的“妻”和“妾”,在古代的法律上根本就不是一个物种。

妻适用于婚姻法,而妾只适用于物权法。妻的地位就是老板娘,而妾就是老板买来的,人工智能性爱机器人。


更加无语的是,这个人工智能性爱机器人还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妻也是妾的主人,随时可以把妾给卖了。

妻子,一般都得经过三书六礼、明媒正娶才能娶回家。

而且,古代也有婚姻法,能保护妻子的合法权益。别看古装剧里的男人动不动就休妻,但其实没那么容易操作。

比如唐朝就有规定:如果妻无“七出”、“义绝”的行为均不得离婚,否则男方要“徒一年半”。


“七出”和“义绝”的大概意思就是没生儿子,或者淫荡,或者不孝等等。

另外,妻还有个“三不去”。也就是三种情况不能休妻:

1、妻给公婆守丧三年,尽了孝道,不能休。


2、娶妻的时候贫贱,后来当官了,有钱了,不能休。做人得有良心啊!


3、妻娘家没人,无家可回时,不能休。

但是妾就不同了,只要有钱,你想娶就娶,想买就买,想卖就卖,想送就送,完全就没把妾当人看。

比如《金瓶梅》中的潘金莲,9岁时,被她妈卖给了王招宣,15岁时王招宣死了,她又被卖给了60多岁的张大户,当传宗接代的陪睡保姆。

但是,张老头睡了几次之后,小潘不但没怀孕,还让张老头得了几件病:腰疼、流泪、耳聋、流鼻涕、尿分叉,还尿不净。

于是,张老头的妻余氏大怒,便把潘金莲毒打了一顿。张老头一怒之下,便倒贴嫁妆,把小潘嫁给了武大,还免了武大的房租。

武大白天去外面卖馒头,小潘就在家里对张大户卖馒头。武大回家后,一不小心看见了,也只能当看了一个澳门皇冠小视频,屁也不敢放一个。


武大死后,潘金莲又被西门庆一顶轿子娶了做妾。注意,只有一顶轿子,没有吹吹打打。

后来,潘金莲让西门庆吃了几颗胡僧药,没日没夜的把西门庆搞死了。西门庆的大老婆吴月娘,就让王婆把潘金莲给带走了,王婆想卖多少钱就卖多少钱,反正赶紧卖了。


注意,是卖,当畜生一样卖出去,说明潘金莲的所有权归吴月娘。

最后,王婆仅以100两的价格,把潘金莲卖给了武松。潘金莲高高兴兴,欢欢喜喜的打扮了一番,就准备嫁给武松。


然后,洞房花烛夜,武松便把潘金莲一刀给宰了。潘金莲死的这一段,写得十分精彩,我就顺便贴出来了:

武松一提,提起那婆娘,旋剥净了,跪在灵桌子前……那妇人见势头不好,才待大叫。被武松向炉内挝了一把香灰,塞在她口,就叫不出来了……


武松恐怕他挣扎,先用油靴只顾踢他肋肢,后用两只手去摊开他胸脯,说时迟,那时快,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冒出来……

后面太血腥,就不贴了,想看的自己搜吧。

你看潘金莲的一生,从小就被亲妈卖,后来又被三十两卖给张大户,然后再白送给了武大郎,再被西门庆一抬轿子娶过门,又被100两卖给了武二。


潘金莲从来就没有掌握过自己命运,全是被别人当畜生一样卖来卖去,送来送去。

她的一生,大概就是古时大部分小妾的一生。难怪兰陵笑笑生才会说:往事看嗟一场梦,今身不值半文钱。

那么,为啥妻的地位那么高,而妾的地位那么低呢?其实就是两个字:出身。

西门庆的妻吴月娘,是清河县左卫吴千户的女儿,人家有个好爹,西门庆敢欺负吴月娘,老丈人就会来削西门庆。


而潘金莲就是一个从小没爹,又被娘卖了的东西。受欺负了,没人撑腰,哪怕是死了,也不会有人多看两眼的东西。

都说狗眼看人低,其实人眼看人更低。

不论什么时候,男女结婚都讲究个门当户对。家里有钱,就娶个大家闺秀;家境一般,就娶个小家碧玉;家里冬凉夏暖,就只能娶个五姑娘。

愿意给人当小妾的女人,都是和潘金莲家一样的穷苦人家。在豪门眼里,就是攀高枝、寄生虫,跟现在印度的贱民一样,那就不是人。

如果吴月娘和潘金莲都给西门庆生了个儿子,西门庆死后,让潘金莲的儿子继承自己的家产。你说,吴千户会不会提着刀就砍过来?

皇帝的女人也一样,皇后大部分都是家世显赫、名门望族的女儿,甚至还是自己的表妹,外甥女啥的。


嫔妃们就不一样了,只要皇帝一时兴起,后宫里的宫女、奶妈,甚至宫外别人的老婆,都特么能成为嫔妃。

你说,皇后与嫔妃这地位,这出身,这娘家人的实力能比吗?

皇后有儿子,嫔妃也有儿子,皇帝敢让嫔妃的儿子当太子,皇后家人,不把嫔妃家人给削死才怪。皇后如果没有儿子怎么办呢?

1、皇后可以认养一个儿子,当然,认养的也必须是皇帝的亲儿子。


2、也可以立地位最显贵的妃子的儿子,总之,还是看地位。

都说母以子贵不假,但很多时候,子也凭母贵。

所以,嫡长子继承制的第一层意思就很明晰了。嫡的意思,就是谁的地位高,就让谁的儿子继承自己的权力和财产,这样权力交接时,才不容易出乱子。

那么,为啥又必须是长子继承,而不是次子,三次,或者贤子呢?

主要原因就是权力和资本一样,十分不喜欢内耗与动荡。

几个儿子,哪一个贤,怎么去判断?

我们前面说过,权力就是共识,大家认他,他就有权力,大家不认他,他就没有权力。

那么,在大儿子的狐朋狗友、亲家面前,大儿子就是贤子,必须掌握权力。在二儿子的狐朋狗友、亲家面前,二儿子就是贤子,必须掌握权力。


如果不早早确定只有长子能继承自己的家产,百年之后,这群儿子必然打个你死我活。

最好的结果,就是一个儿子把其他几个全干趴下,成功上位,这样还能保证帝国的稳定,例如曹魏的曹丕。

最差的结果就是,几个儿子内斗,然后被外人摘了桃子,例如西晋的八王之乱。

反正没有一样结果是好的。另外,大臣们也不希望皇帝立贤。

首先立了贤,皇帝英明,影响自己捞钱,不过这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立贤就意味着皇帝不会第一时间立太子,而大臣们就要不停的站队,稍微一不留神,站错了队,轻则发配边疆,重则夷灭三族。

大臣们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几十年的摸爬滚打,甚至几代人的刀口舔血,终于爬到了人上人的顶峰。结果还要像赌徒一样豁出性命去全梭,除了那些野心家,谁能受得了这刺激?

有人可能会说,清朝的时候,就不是嫡长子继承制,权力过渡一样稳当。那我们就详细的分析一下清朝。

清朝的时候,雍正因为经历过9子夺嫡的痛苦。所以,当上皇帝之后,就搞了一个秘密立储制。但是,这背后其实还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延续。

乾隆虽然是庶出,还是老四,但奈何雍正的皇后,乌喇那拉氏所生的嫡长子8岁时就死了,也没有再生,而她本人也在乾隆登基之前就死了。

另外,乾隆的另外几位哥哥,也全都早死了。乾隆便由老四,变成了老大。没有嫡子,乾隆又是实际上的老大。所以,乾隆继位,还是相当于实际上的嫡长子。

等到乾隆立皇储的时候,他立的第一个秘密皇储便是嫡长子永琏。结果,永琏8岁的时候,突然死了。

几年之后,乾隆又立了嫡次子永琮为秘密皇储。可惜,乾隆好像没有立嫡子的命,永琮2岁时又死了。

搞的乾隆悲痛不已,说出了一段非常感人的话:


“朕自继位以来,敬天爱民,未敢稍有得罪天地祖宗,竟然嫡子再亡。推其原因,乃本朝自世祖章皇帝(顺治)到朕,全部不是嫡子继承大统。没想到,这竟然成了家法。朕想让嫡子继承大统,行先人未行之事,享先人未享之福,此乃朕过也。”

两次立嫡,两次亡子。此后乾隆再也没有立嫡长子的打算。但是,如果不立嫡子为皇储,以后权力交接时必然出现动荡。如何避免这一情况发生,乾隆主要做了两件事:

1、打击皇后家族。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与其第二任皇后那拉氏不知道为什么,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之后,那拉氏的皇后名存实亡,第二年7月,她便抑郁成疾死了。乾隆还以低于皇后的规格把她给埋了。

新一任嫡长子永璂,再也没有威胁储君权力的可能。

2、乾隆60年,他便把皇位禅让给了太子永琰,也就是嘉庆帝。保证了权力的平稳过度。

再加上,乾隆太能活,嘉庆虽然是乾隆的第十五子。但是,他登基的时候,前面的14个哥哥,已经死了12个。


其他两个也都是庶出,一个是铁公鸡加埋头书法的永瑆,一个是残疾人的永璇。这俩人不可能对嘉庆的皇位有任何威胁。

而等到嘉庆的时候,他立的秘密储君,就是自己的嫡长子旻宁,也就是道光帝。大清继承大统的人,终于从变相的嫡长子,变成了真正的嫡长子。

我们再来看道光帝。道光一生共有9个儿子,但是,老二、老三夭折了。老大24岁的时候也突然死了。


怎么死的,有种说法是,他不好好学习,道光踢了他一脚,但是很不巧,正好踢着裆了,下体爆裂而死(有点惨)。

老四就是我们熟知的咸丰帝奕詝(zhǔ ),他母亲为皇后,实际上的嫡长子。

道光曾经在奕詝和庶出的奕訢之间犹豫不决,最后,还是选择了嫡子奕詝。所以,咸丰帝也属于实际上的嫡长子。

而咸丰31岁死的时候,只有一个5岁的儿子载淳,也就是后来的同治帝。所以,同治也相当于实际上的嫡长子。

同治死的时候只有19岁,没有孩子。于是,慈禧就从宗室中找了4岁载湉当皇帝,也就后来的光绪。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清朝虽然是秘密立储,但总体上还是嫡长子继承制那一套: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所以,综合对比一下,还是早早的定好规矩,让长子继承权力,把其他儿子的野心全部扼杀在萌芽之中最划算、最安心。


虽然这种制度有弊端,容易产生昏君,但只要长子不是蠢得像一头猪,依靠制度的惯性,一个王朝还能延续个200多年,否则传不了几代,就会出大乱。

现实中不就有这么一个反例么?





这些年,澳门赌王何鸿燊的4房太太、17个孩子争家产的新闻可没少见。这要不立个分家产的规矩,何家恐怕也挥霍不了两代了(没有蹭热度的意思,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何鸿燊还活着)。

看完这些,大家应该就能明白,嫡长子继承制是古代最好的继承制度,自有它内在的逻辑,基本上不是人力所能改变的。


也许偶尔会出现一两个奇迹,但要从根本上否定这个制度,再建立一个新的制度,只能是自找苦吃。注意,我说的不是现代,而是古代。


所以,玄武门之变,看似可以避免,但实际上,已经成了必然,无非是谁把谁杀了的问题。

标签组:[乾隆] [于和伟] [潘金莲] [西门庆

上一篇李世民临终前,交给程咬金一个神秘任务,影响了唐朝两百多年

下一篇唐朝号称盛唐,为何都城被攻破6次,皇帝逃亡9次?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1125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