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果招谁惹谁了,它只想当个面包!

首页 > 时尚 > 时装搭配 > 正文 2024-05-10

发表自话题:

E

verything Bagel

《瞬息全宇宙》里一句“Everything Bagel”直接打开了贝果的各种可能性,将本就风靡全世界的贝果,再次推上舆论顶峰!

不甘于寂寞的年轻人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脑洞机会,本着喜欢贝果、占有贝果、同化贝果的逻辑,他们把贝果一键西改中。鱼香肉丝贝果、酸笋贝果,随即应运而生。

纽约人常说:我们的城市都是贝果做的。

这不是夸张,实在是美国人太爱贝果,爱到他们经常为了“纽约贝果更脆才好吃”,还是“加州贝果的韧劲更胜一筹”互喷。

各地有自己的“贝果博物馆”。

小红书@休想和我比可爱

当各方观点层出不穷时,评论区里肯定有优秀贝果的答案:口感韧劲、外皮够脆,且一口麦香味。别小看这三点标准,只有学会经历世代传承的古老制作手法,才能烤制出一份合格的艺术品。

等面团发酵后,需要在滚水里洗一遍,然后捞出用凉水冲洗一遍,再放入烤盘里,分正反面烘烤。“洗”这道工序最难,失败或是跳过,都会丢了贝果的灵魂。

制作贝果的过程中,

“洗”贝果被网友们

一致认为是最容易翻车的

步骤

小红书

@

好吃豆

一个基础的贝果就此诞生,一个世界的地基也就此完成。

然而所有人都会在喜欢的事物上,努力彰显自己的个性与情绪表达。好比每个滑手都会喷绘一块自己独一无二的滑板,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理想贝果。贝果宇宙也就此诞生了。

红书

@

姜姜

&

滋味生活

贝果最初走入互联网的概念,和白人饭异曲同工。

只是如果说

白人饭是懒人勉强维持生命体征的糊弄学,那么贝果就是懒人对生活的最高敬意。

滑蛋火腿、三文鱼牛油果已经是最常见不过的搭配,甜咸党之争也显得过于平庸,

只有等你亲自到贝果专门店,为一只香葱韭菜奶酪味贝果排过队、打过卡,就是真的“入门”了。

要想真正踏入“贝果宇宙”核心,只能等你自己打开脑洞,才能体会到贝果信徒宣讲的美味奥义。

贝果的信徒还发布了宇宙贝果论。

小红书@

贝果宇宙

bot

时间在推移,贝果在进化,它真的被玩出了花!巨型身量的全家贝果、造型可爱的卡通贝果、适合中国宝宝的卤味贝果……总之贝果被切实的本土化了,当然这其中少不了打工人的推波助澜。

贝果早已不是单一形态。

小红书

@Yicheng0571、

@Violet

不要再胖啦

贝果的流行,仿佛重新唤醒了打工人认真、积极的生活态度。

窝蛋肥牛、梅干菜香肠、冬阴功虾仁、麻辣酸笋的出现,断崖式降低了贝果的入口门槛。再加上万物可夹的特性,充分满足了打工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

打工人最爱的“一果两吃”。

小红书

@

花里胡哨的早餐

双拼贝果的组合,更是给了工作日午餐多样选择。无论是甜咸混合,还是荤素搭配,成年人都能不做选择的轻松拥有。即便到了每周一次的放纵日,你还可以肆意的加满奶油奶酪!!

小红书

@

铅笔呗呗

对外再看烘培店里的贝果,确实也加了满满的芝士、牛肉、三文鱼以及时令菜,但每只售价轻松过百。此时再细看下贝果中间的洞,性价比就更低了。

年轻人正在尝试对“网红”祛魅,即便如知名咖啡品牌Tims,多次请了明星加持也玩不转沉默市场。待互联网的光环慢慢褪去,“潮流”早晚过气,只有无可挑剔的出品和禁得起推敲的价格,才能让人真正的另眼相看。

“舶来品”饮食融入当地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来自意大利的恰巴塔也有了

初步“新中式”的趋势。潮汕橄榄菜、晋江猪肉铺、云南山珍,都是它的坐上宾,消除了多少年来南北的口味隔阂。

小红书

@

豆蔻面包

DoughCo.

拿可颂举例,它在法国咖啡厅里大多充当早午餐的角色,售卖本味、沾咖啡食用。可到了美国烘焙店里摇身一变成了下午茶,会裹满糖霜,还能一口爆浆巧克力奶油。这随机应变的能力,谁看了不说一句绝。

回到贝果的崛起与强本土化,过程中难免被一部分人拿来和土生土长的馒头做对比。从制作工艺难易程度、谁更适合健身配餐,到谁获得年度最佳“端水”大师。

小红书

@

赛博食录

毕竟,这两位可不是受法律保护的法棍,无论你加什么、怎么加,都没人会跳出来告你。(法国人已经将法棍制作工序写入法律,法棍面包只能由小麦面粉、水、酵母和盐组成,否则不能叫法棍。)

天生具备“二创”能力贝果和馒头,并不存在什么正统与改良,万物组合下好吃即合理。

这轮中外饮食风波,在拥护者各持己见的观念下,宫门口馒头凭借创意自己杀出一条血路,抢占了一定市场份额。这下谁还能分得清4块钱一个的烤馒头,还是28块钱一只的全麦贝果。

左图:贝果

右图:宫门口馒头

小红书

@

78

.

@

八九市

在网友的特意推动下,贝果和东北贴饼子也开启了不明不白的混战,究竟是谁更胜一筹我们也尚未可知。

小红书

@

小罐头

爱吃饭

在此,我们亦不探讨究竟是贝果还是馒头更具营养、更助于减重。东西好吃就行,不必要和“低GI饮食”、“自律的心态”以不自然的形式强绑定,包装成某种昂贵的生活方式。不信你看,靠生产贝果的工艺早已经“馕”化。

纵观美食文章最爱提的“发家史”,任何碳水化合物的诞生本意,都逃不开“充饥”二字,“中产身份”“减脂必备”等标签也绝非与生俱来。

小红书@叫我饼侠

但无论是世界贝果,还是美国馒头,在国内都不应该变成收割年轻人的高溢价生意。

越是快速发展、追逐自由的时代,人们越容易受困于信息茧房,趋于寻找与自己意见和认知相同的人,并不断被强化驯服。可那扇窗,大多数是被我们自己关上的。

图片来源:小红书 / 网络

标签组:

上一篇12星座竟为这些事废寝忘食

下一篇出险换保险杠保费上涨多少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10294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