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首页 > 文化 > 正文 2021-05-18

发表自话题:佛说四食

四、实事求是的智慧与方便

在上文,举出《药师经》来比照本经佛法的智慧和实证法门,主要目的是使后来学佛的人对释迦的教化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佛说未曾有因缘经》赞叹般若、赞叹实证的经旨,是对正信佛法的一个强有力的说明:佛法的要义就在于般若。

如何正确地引导众生正信佛法,本经对于这个主题作了全面和深入的发挥。作为一部经典,更要兼融智慧方便,自他不二的实相法门,不能只图方便善巧,不重行证而致下流,不能只提供一个脱离现世的象牙塔,只要加持不要修持的“自由王国”,而是要使佛法能够“利乐有情,庄严国土”,在现实世界变大地为黄金,转长河为酥酪,多快好省、力争上游为全人类服务;在出世法上,充实圆融宇宙法界的实相法要。如其不然,智慧的佛法体系和所有世间的知识和学问又有什么不同?更何况世间的知识和学问都能对现实世间作出贡献。

大乘教法作为早期佛法的突破,确是经过一系列相当激烈的变化,由“外道”、“魔说”逐渐形成了取代“声闻”、“缘觉”的大气候,其中有来自希腊艺术,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响,澄清其中夹杂的婆罗门教的成分。大乘作为代表佛法的智慧和教化,还是有其巨大和不容忽视的力量,至于如何发扬其中的精华,弃除其中的糟粕,有必要再作进一步的深入和探讨。类似《药师经》的大乘经典,诸如《法华经》和《无量寿经》等,相对本经而言,其中的宗教气息很浓很重。

先说《法华经》,宗教的气息比《般若经》类更为浓厚,虽然认为诸佛固然是由凡人修成的,但是一旦成佛,就成了“常住不灭”的“梵天”境界。至于偶像崇拜,包括塑绘和礼拜佛像,建造塔庙供养舍利,则不但是积累功德的手段,而且也是通向成佛的必要的途径。再如《普门品》的诸种祈愿,婆罗门教的深刻烙印也是一目了然。尤其是它塑造的“药王菩萨”,以自戕和自焚作为对世尊虔诚的表现,把“舍所爱身,供养于世尊”作为学佛教人的美德来提倡,对后世的影响也相当长久。其实这种自戕自焚行为原本是典型的婆罗门教的“梵行”。《法华经》此段,说明了其受婆罗门教的影响何其深远!

在《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中记载了婆罗门种提违女人烧身灭罪的故事,足以证明后世佛教徒燃指、燃臂、烧顶、斋僧等行为及不吃五辛葱蒜、酒肉等观念,其来有自。如经文所说:“无数劫时,有一大国,名裴扇阁,有一女人,名曰提违,婆罗门种,夫丧守寡,其家大富,都无儿息,又无父母,守孤抱穷,无所恃怙。婆罗门法,若不如意,便生自烧身。……婆罗门曰,灭罪二种,其罪轻者,手自髡头,香汤洗浴,入天庙中,忏悔辞谢那罗延天,请婆罗门,足一百人,施设饮食,设饮食已,以乳牛百头从犊子者,亲婆罗门,然后罪灭。所以者何?诸婆罗门,修净梵行,不食酒肉五辛葱蒜,唯仰牛乳,以为食资,令施主檀越,灭罪生福,世世所生,所愿从心。汝今罪重,应以家中一切所有诸珍宝物,布施五百大婆罗门。诸婆罗门得布施已,当为咒愿,令汝后生常得大富。欲灭重罪者,于恒水边,积薪自烧,诸婆罗门,当复咒愿,令汝前身在所造一切轻重过罪,一时灭尽,后世更生,无复余殃,父母兄弟,夫婿儿子,寿命无量,快乐无极。于是提违,便许可之,决定开心,当自烧身。”

同时在《法华经》中特意呵斥退位“小乘”为“焦牙败种”,认为小乘学者“此众无枝叶,惟此一真实”。这种大家长式的风格和经文,比照《佛说未曾有因缘经》释迦随喜五百比丘发露忏悔,更允许五百粗行沙门舍道还俗,实事求是的说法,更能充分体现佛法的真实面目,更能发挥大乘教化的智慧,更能表达佛法四无量心的精旨,这是本经的殊胜之处。

此经中释迦对于比丘僧团的行证和威仪都作了很深刻的提示:“今我法中,有诸比丘,言行不同,心口相违,或为利养钱财饮食,或为名誉要集眷属,或有厌恶王法,役使,出家为道,都无有心向三脱门,度三有苦,以不净心,贪受信施,不知后世,弥劫受殃,偿其宿债,为是等故,岂得不说?”

又说:“夫人入行,如把刃持毒,不能堪者,不如不为。何以故?执持不勤,反为害故。”“又告比丘,宁割身肉,以用供口,不以邪心,受人施也,甚难!甚难!慎之!慎之!”如此的直切,如此的真情,如此的严实,如此的叮咛,可以用禅宗的一句话来表达:老婆心切,慈悲特甚。其中没有一点训斥,没有一点教条,没有一点隐晦,没有一点神秘,就把当时出家学佛众“非法”的动机和行为,以一个导师的口吻谆谆点化。

相对后世许多经典的神化,真愿如本经一样的经典能恒常住世,深入人心。

更具现代教化意义的是,本经的主题之一,就在于公开、如实地批判如五比丘那样“外形似禅,内思邪浊,世人见之,谓是圣人”的一类欺名盗世的腐败、堕落分子。质诸今日,对于国家社会、教内教外,本经的因缘更是得未曾有,宁不教人赞叹!

本经能够如此剖示僧伽内部的腐败,能够如此开放僧伽内部的堕落,说明当时的僧团和佛法是何其民主,何其智慧。

小至个人,大至民族,如果都能实事求是地来实证本经所宣示的教诲,都能以如此心行来学习本经所教化的正学,则“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佛法宗旨,人类幸福和谐的社会理念,一定能早日完成。这许是本经传世的主要因缘。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主要是取自失行的野干教化天人,再生兜率,为天王子,复识宿命,教化诸天,乃至成佛的因缘。和后来受了婆罗门“信仰瑜伽”教派的影响,一心只重祈愿信仰,往生西方的《观无量寿经》等相比,作为人天佛教的伟大和智慧的代表,本经是毋庸置疑地当之无愧。

有如经文所说:“佛告大王,忆念往昔,从初发意,修菩提行,乃至无生,于其中间,常与弥勒、舍利弗等,为求法故,勤加精进,不顾躯命,追逐明师,亲近奉持,研精学问,成就智慧,智慧力故,于五道中,随所生处,教化成就,无量众生,令得度苦,至今成佛,皆由般若智慧方便,断除一切结习因缘,成等正觉;复以智慧,于娑婆国土,教化众生,度三有苦。”这种自白,这种说法,把如何成佛的因缘,阐释得这么直截了当;同时也明白地告示了人们:成佛并不是成就了一个神秘不可知的甚深境界,甚或要求众生到一个“心想事成,所求皆应”的“净土”,而是“复以智慧于娑婆国土,教化众生,度三有苦”。这是释迦牟尼的“夫子自道”,也是他老人家对世人发出的一篇正确的、伟大的“成佛宣言”,告诉世人,要学佛,就是要学他老人家这种承当,这种智慧,这种“不锈钢的蜡烛”,这种“火中栽莲终不坏”的能量和行愿。

也只有这种实证,这种精进,这种成就,才是“正法”,才是“正学”,才是“正道”,才是我们当学、应学的“佛法”,这才是真正的“智慧”,这才是真正的“方便”。除此以外,所谓的“权法”,所谓的“不了义”,所谓的“易行道”,如果不以“般若”为依归,如果不以“行愿”为宗旨,仍然只是混入到廉价的庸俗的外道法门而已,这也就是“正法”和“外道”的主要区别所在。

本经的主旨,除了宣示“正法”,修行当以“般若”为依归以外,更具深意的是:在婆罗门教的清规戒律基础上,释迦更生动、更活泼地给这些已被僵化的“戒条”,倾注了清新、自在的生命,使得戒条不再是捆绑在世人身上的链条和压迫。在佛教的教化中,“戒、定、慧”成为了互为相融、互为等持的一体。因此,如经文中所说“所制禁戒,正为痴人无方便慧,非为智人知时宜也”。后世人们把戒律僵化,畏过畏罚,甚至不敢越雷池一步,这是对戒律的误解和亵渎,也是婆罗门教条的遗风。

是故本经记载祗陀太子提出“五戒法中,酒戒难持,畏得罪故”的因缘,向释迦求教时,释迦就以非常开明的智慧教导他,同时借祗陀酒戒一事,也向世人说明如何才是“正戒”。经文说:“世尊告曰:汝饮酒时,为伺恶耶?祗陀白佛,国中豪强,时时相率,执持酒食,共相娱乐,以至欢乐,自无恶也。何以故,得酒念戒,无放逸故,是故饮酒,不行恶也。佛言,善哉!善哉!祗陀汝今已得智慧方便,若世间人,能如汝者,终身饮酒,有何恶哉?如是行者,乃应生福,无有罪也。”

多么了不起的教导,多么实事求是的例证。对于“戒”的性质,对于“戒”的行证,充分发挥了佛法智慧和圆融的内涵,这样才能体现出“戒”的功能,“戒”的目的,“戒”的合乎人情、人性之处。中国的宋明理学,把真理教条化,把“戒律”僵化,以理杀人,以戒埋人,佛法的慧命也就被窒息、扼杀在这些教徒的手中。本经更以波斯匿王反难释迦,令弟子持戒,是为苦行的因缘,引申出了释迦对于“过午不食”等的禁戒,作了一系列“正法”的教导,这些教导精旨,在于“所制禁戒,正为痴人无方便慧,非为智人知时宜也”。说明了“戒”的真谛,真正地把“戒”的智慧还归于圆融。本经的可敬、可贵、可赞叹的未曾有的因缘,就在于此。

如经中所说:

王言世尊,制诸弟子,令持禁戒,非为苦耶?

佛告王曰:吾前所以制中前食者,为诸比丘,舍外道法,于我法中,出家为道,先习苦行,饥饿心故,得诸弟子,肥美饮食,贪食过饱,食不消故,则致众病,是故制食,非为饥苦,求福德也。又节食者,见诸比丘,纵横乞食,无有昼夜,食无时节,为诸外道之所讥责,而作是言:瞿昙沙门,自言道精,何以不如外道法也,是故节食,非于饥苦,而求福也。

这段精彩的描绘,出自释迦本人的金口,真是“得未曾有”,超俗胜妙。

本经作为人天佛教的表率,作为大雄教化的标旨,是其他大乘经典无法承当的。如此的佛经,如此的佛法,如此的译经人,完成了这一部令人激赏、令人陶醉、令人回味的《佛说未曾有因缘经》——成佛的心路历程。

于此,我们还能再加一点赞叹吗?

标签组:[佛教] [文化] [佛法] [婆罗门

上一篇佛说早为天食时午为法食时暮为畜食时夜为鬼食时,故僧人过午不食

下一篇不光能减肥!佛说过午不食有5种利益

相关阅读

相同话题文章

推荐内容

热门阅读

0.0879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