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自话题:养生名言名句
经典古语名言大全1、 ⊙庄子:“审①乎无假⑦而不与物迁,命③物之化而守其宗也。”
——《庄子》
难点注释: ①审:细察,明晓。②无假:真,本然。③命:任凭。
原文翻译: 明了事物的本然而不与其变迁,随顺事物的变化并守其根本。
深入解析: 庄子追求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不自由,是因为受外物 和自身肉体的束缚,就是“有待”与“有己”。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他主张人要 深刻认识世界万物的本质,不要随着物质世界的变化而变化,勉强适应它。要坚持 自己的认识,坚持自己的宗旨,尽管世间万物变幻无穷,我们也不要为其所动。做 到这样,人就可以在干变万化的物质世界面前泰然处之。我们知道,战国时期,中 国社会激烈变动,新兴的地主阶级发展势头咄咄逼人。庄子作为没落阶级的思想代 表,对“变化”十分恐惧,也十分敏感。所以,在激烈的变动面前,他采取了以不 变应万变的态度。应当说,这也不失为一种躲避祸害、求得安全的明智的方法。社 会潮流浩浩荡荡,顺者昌,逆者亡。
2、 ⊙庄子:“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庄子》
原文翻译: 所以,只要德行有所优长,形体(残缺、美丑)就会被人遗忘。
深入解析: 庄子十分重视道德培养,在他看来,道德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形体上的某些 残缺都会被人们所忽视。就是说,只要道德涵养好,人所赞扬,其整体形象就会很 高大,很完美,即便是身体有某些残疾、缺陷,也不会影响人们对其总体评价。一 美遮百丑,道德的作用太大了。在这里,庄子从审美的角度并用对比的方法来强调 入的道德修养,很独特,也很具震撼力。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庄子的思想 深处,无形的东西确实要比有形的东西重要得多,道德无形,可要比功、名、利、 禄以及衣、食、住、行等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待遇重要,这符合道家关于“无”的思 想。庄子把道德提到了如此高度,即便是在十分重视道德修养的先秦诸子中也是不 多的。
3、 ⊙庄子:“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 不以人助天。”
——《庄子》
原文翻译: 不忘记自己的来源,也不追求其归宿;事情来了欣然接受,忘掉死生任其复返 自然,这就是不用心智去损害道,不用人的作为去辅助自然。
深入解析: 庄子认为,理想的人格是一切顺其自然,不忘记自己是怎么来的,也不去探究 将来是什么归宿。事情发生了,就要高高兴兴地面对,事情过去了就让它过去,一 切都要回归自然。在他看来,这就是不用人的主观努力去损害客观存在的“道”, 不用人的力量去影响自然发展的“天”。可以说,这里有尊重自然、尊重客观的思 想因素,但其主要思想倾向是无为,是消极的人生态度。我们知道,自然界与人类 社会是一个整体,互相依赖,互相依存;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 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人必须尊重自然,服从自然规律,否则,就要损害自 己,就要失败。但是,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 动性,又可以反作用于自然,保护自然,推动自然的发展。
4、 ⊙庄子:“于事无与亲①,雕琢⑦复朴③。”
——《庄子》
难点注释: ①亲:偏私,偏爱。②雕琢:本意为雕刻金玉,这里指砥砺自己,摒弃浮华。
③朴:本性,本质。
原文翻译: 不偏爱任何事物,摒弃了浮华,回归于真朴。
深入解析: 处事公正公平,不分亲疏,一视同仁,去掉一切人为因素,回归纯朴,说起来 容易,做起来却很难。我们知道,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本质上就是利 益关系,或者是经济关系,或者是政治关系、文化关系,等等。正是以利益关系为 基础,社会分成了各种不同的社会阶层和阶级,形成了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同的社会阶层、阶级,不同的利益集团,就有不同的思想观 念。利益不同,思想观念不同,要求他们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公平公正地处理各 种事物,当然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就是在同一社会阶层、阶级,同一利益集团内 部,也是不可能的。
5、 ⊙庄子:“必服①恭俭,拔⑦出公忠之属而无阿③私。”
——《庄子》
难点注释: ①服:实行,致力于。②拔:选拔,任用。③阿:偏袒,徇私。
原文翻译: 一定要做到恭敬、节俭,选拔公正忠直的人,而不要有所偏私。
深入解析: 用人问题是古今政治最重要的问题,也是最复杂的问题。如何把作风好、水平 高、能力强、德才兼备的人选拔到适当的领导岗位上,关系事业成败。要做好这个 工作,当然需要多方面努力,在中国古代,选拔人的人无疑是关键。选人的人不仅 要有高度负责精神,还要对事业忠诚,作风正派。而最重要的确是像庄子所讲的那 样:大公无私,彻底破除个人的、小宗派的利益藩篱。当然要做到这样不容易。在 这里,除了个人的思想作风外,还有各种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等,形成难以逾越 的障碍。所以,庄子只是婉转地把问题提了出来,却不做正面回答,只是通过别人 之口说难以做到。实际上,就是现代社会,这个问题也还没有完全解决。为什么?
讲到底,因为这里存在一个巨大而复杂的利益关系,各个社会阶层、各个利益集 团,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争取。
6、 ⊙庄子:“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庄子》
原文翻译: 知道自己是愚昧的人,不是大愚昧。
深入解析: 老子说过,“自知者明”,就是说,自己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 人,是最聪明、最明智的人。庄子进一步具体化,认为清楚了解自己有缺陷、有不 足的人,一定不是一个头脑糊涂、十分愚昧的人。在这里,庄子主要是强调入要清 醒地估计自己,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别人。从人的一般心理来说,总是要把自 己估计得比实际高一些,把别人估计得低一些,加上各种现实利益关系的作用,人 就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地看待自己,客观地看待别人。庄子要求人要清醒认识自己的 不足,从本质上说,就是要求人们两面地看问题,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看到 自己的缺点,这是很有辩证思维的。同时,庄子也从生活的经验中体会到人在心理 上的某些缺陷,常常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常常把自己估计得过高,所以,他 力图提醒人们要克服这个缺陷。
7、 ⊙庄子:“以敬孝易,以爱孝难;以爱孝易,以忘亲难。”
——《庄子》
原文翻译: 以恭敬行孝容易,以爱行孝困难;以爱行孝容易,忘掉父母来行孝困难。
深入解析: 庄子把对父母的孝分成三个层次,一是以敬行孝;二是以爱行孝;三是忘亲而 孝。庄子认为,对父母恭恭敬敬,比较容易做到;而对父母充满真诚的爱心,这样 的孝,相对就比较难;而最难的孝,是对父母怀着一种十分自然的孝的感情,也就 是说,这种情感并非先认定这是自己的父母才产生出来,而是自然而然地产生的一 种孝的情感。这非常符合道家的思想原则。道家崇尚自然,一切都以自然为原则。
在他们看来,世界万物都是自然而生,自然而灭的。人类也是这样,所以,一切都 得顺应自然。人的感情自然而生,才是真感情,才最珍贵。当然,单纯从感情来 说,庄子的观点确实有道理。但是,对父母的孝,应是多方面的综合效果,不能偏 废。比如,物质生活的安排,一点也不能忽视。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关心体贴更 是重要。
8、 ⊙庄子:达①生之情者,不务⑦生之所无以为③。
——《庄子》
难点注释: ①达:通晓,明白。②务:从事,致力于。③无以为:无可为,指分外的 东西。
原文翻译: 通晓生命的真情实理的人,不追求生命中那些分外的东西。
深入解析: 庄子认为,懂得人的生命的实际情况及其道理的人,是不会去追求那些对生命 来说没有价值的东西的。那么,什么东西对人的生命没有价值呢?在庄子看来,就 是一般人说的功、名、利、禄。庄子主张一切都要顺从自然,人的生命也是一样, 顺自然而生,顺自然而灭。只有对于人的生命的自然存在有意义的东西,或者说, 对于维持人的自然的生命有用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而所谓功、名、利、禄,没有 这个作用,所以,对人的生命来说,毫无价值,人不应该去追求。这种主张规劝人 们淡泊名利,不要因为名利影响身心健康,具有积极意义。因为社会的分工是客观 存在的,各种利益的差别,也有它的合理性。人人都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争名利,都 要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既不现实,也会导致社会矛盾激化。
9、 ⊙董仲舒:“《春秋》①之所治②,人与我也。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以仁安人, 以义正我。”
——《春秋繁露》
难点注释: ①《春秋》:据说是孔子根据诸国历史而笔削完成的一部记载东周上半部分 历史的文献,其中包含了孔子的褒贬和微言大义。是六经之一,重要的注解有《左 传》、《公羊传》、《谷梁传》,都包含在十三经中。②治:对治。
原文翻译: 《春秋》所要关注的,是他人和自己。用来对治他人与自己的,是仁和义:用 仁来安定他人,用义来端正自己。
深入解析: 仁与义,是儒家思想的核心问题。孔子以“仁”为人生理想,境界很高,但实际 要求却又很平实简易,其本质精神就是既为自己,也为别人,就是他所说的“己欲立 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讲的义,就是宜,就是应该的意思。在孔子看来,人 在社会生活中,如何行动,就看应该不应该。那么,什么应该,什么不应该?准则就 是仁。所以,在孔子这里,仁义实际是一回事。孟子讲仁,意思和孔子差不多,只是 他更多地从心性方面讲。孟子又很注重义,仁义并举,并以仁义作为生活行为的基本 准则。总的来看,从孔子到孟子以及以后的一段时间里的儒家学者关于仁义的思想, 其界限都不是很清楚。而到了董仲舒,他则把仁与义严格区别开来,认为仁是对于别 人而言,即爱人;而义则是对于自己而言,即正己。在他看来,仅仅是自爱,不是 仁,仁必须爱别人。而义为正,仅仅正人不是义,义必须正己。
10、 ⊙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一《诫子书》
原文翻译: 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使自己的理想实现。
深入解析: 不淡泊名利,或者说,不把世俗的小名小利看得很轻,人就无法明确自己 的志向,就会失去正确的努力方向。情绪不稳定,忍受不住寂寞,人就不能刻苦 钻研,就提不高思想境界;不能排除各种日常杂务的干扰,不能抵制眼前各种现 实利益的诱惑,人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诸葛亮从小就树雄心,立壮志,胸怀 天下风云。为了实现理想,他隐居茅庐,闭户潜修,提高自己,然后择机出山, 辅佐刘备,建立蜀国,最终形成汉末三国鼎立格局,成就自己的大事业。诸葛亮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提炼,最后得出这个基本结论,十分深刻。毫无疑 问,理想是人前进的动力。理想远大,动力就大,人在社会生活中处理各种问题 的眼光、胸怀就不一样。
11、 ⊙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原文翻译: 不要以为坏事小就去做,不要以为好事小就不去做。
深入解析: 蜀国本来很弱小,它之所以能够抗衡吴、魏,成为汉末三国鼎立格局中的一 国,一个重要原因是刘备重视道德培养,通过自己的道德力量征服人心,取得老百 姓的支持。总结生活的政治的经验,他在临终前留给他儿子的遗嘱中就突出地强调 道德建设。在他看来,高尚的道德品质,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要从小事情具体 事情做起。只要是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不论大小,就绝对不能做;而只要 是道德的,对提高人的道德水平有利的,不论大小,都要去做,并努力做实做好。
这是十分深刻的。首先,道德作为人们社会行为规范,要形成重大影响,必须经过 长时间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十分重要。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就是 这个道理。其次,量变引起质变。道德的发展变化也是这样。
12、 ⊙李翱:“弗思弗虑,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为正思。”
一《复性书》
原文翻译; 没有思没有虑,情就不会产生了;情既然不产生,那就是端正的心了。
深入解析: 李翱认为人的性是先天的,是善的,人人都一样。圣人就是完全保持了人的善 的本性,所以成为圣人。而普通人就是因为他们的善的本性被某些欲望所浸染而产 生情所致。如果普通人能够去掉情,恢复人的善的本性,就可以成为圣人。那么, 怎样去掉情呢?他提出了“不动心”的修养方法,就是弗思弗虑,就是“心”不 受外物和情欲的诱惑,永远保持“清明”的状态。要做到这样,李翱认为需要两个 步骤,第一步是“什么都不想”,就是说,人的心进入一种虚静状态;第二步是连 “什么都不想”也不要想,人的心完全进入一种绝对静止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情 欲不再发生,“善”的本性便恢复了。达到这种状态的人就是圣人。他还认为,在 这种状态中的人,不是不与外物接触,不见不闻,而是虽有见闻而不动于心;也不 是没有喜怒哀乐之情,而是虽有喜怒,却如同没有喜怒一样。
13、 ⊙周敦颐:“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自注①:无欲故静)立人极⑦焉。”
——《周敦颐集》
难点注释: ①自注:周敦颐自己的注。②人极:易学用语。一卦六爻,对应天地人三才, 也称为三极之道。初爻、二爻对应着人,解释人伦之道,就称为人极。所以,《汉 语大词典》具体解释为纲纪、纲常。
原文翻译: 圣人用中庸、正义、仁德、义道作为标准来稳定社会人生。有了这样的原则, 君子做工夫,就需要遵循静的方式、以静为根本(周敦颐自己注解说:没有偏差的 欲望,就能够静),从而确立正确的人伦纲常,实现人之为人的极道。
深入解析: 周敦颐继承古代儒家“中庸”、道家“清静”、佛家“寂静”的思想,提出 了“主静”的学说,作为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那么,什么叫做“主静”?周敦颐 指出“无欲故静”。所谓“静”,就是没有什么要求,内心平静;所谓“无欲”, 就是没有欲望,随退而安,不作任何斗争,不追求任何现实利益。周敦颐认为,人 是由五行的优秀材料做成的,是万物之中最灵最宝贵的。人自其身体生成后,就发 生精神,就有知识,人的各种善恶刚柔等品质就相互影响,各种各样的事情就层出 不穷。所以,要取得安定,就必须确立一个最高标准,这就是他讲的“人极”。什 么是“人极”呢?其基本内容就是“中正仁义”,而以“静”为主。他认为,这种 “中正仁义而主静”的境界,就是“诚”的境界。
14、 ⊙周敦颐:“无欲则静虚动直。静虚则明,明则通。动直则公,公则溥。明通公溥①, 庶⑦矣乎!” ——《周敦颐集》
难点注释: ①溥:广大。②庶:众多。
原文翻译: 没有偏差的欲望,就会安静、虚心、灵动、正直;如果能够静而虚,就会明 达,有了明达,就会通贯。如果能够动而直,就会公正,有了公正,就会广大。做 到了明达、通贯,且公正、广大,就是很充裕的,离至道差不多了。
深入解析: 周敦颐还是着重强调无欲。那么,达到无欲会产生什么结果呢?最重要的就 是达到公正。在他看来,人做到没有欲望,没有什么个人利益追求,就能达到“静 虚”。“静”如水则明鉴,“虚”若谷则豁达。无欲、明达,就能公正无私。周敦 颐从无欲人手,突出公正,符合逻辑,也具有积极意义。人没有个人的利益追求, 一切从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立场来考虑问题,自然就能做到公正。公平、公正,对 任何社会来说都是积极的。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强调公平、公 正。因为所谓公正,在本质上就是合理地、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现实利益关系。做 到公正,社会就减少很多矛盾,就能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
15、 ⊙张载:“大其心则能体①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
一《张载集》
难点注释: ①体:动词用法,体会、体贴、体悟的意思。
原文翻译: 开阔广大自己的心胸,就能够全面地体悟天下间所有的物事;如果有一物没有 真实体会到,那么心就会有盲点,不能根据此物的内在规律处理,这样就是外在的 心态了。
深入解析: 张载在反对佛、老唯心主义斗争中,还深入地探讨了认识论的问题。他认为 佛教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一个严重错误,是从感性出发,而不懂得“穷理”。所 以,他在充分肯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理性认识。他指出,感性认识是 人在接触外部世界过程中由耳目等感官获得的,但仅仅感性认识还不够,感性认识 还不足以认识真理。为什么?因为天下事物纷纭繁复无穷无尽,而人的耳目视听能 力很有限。如何解决这个矛盾?张载认为,解决这个矛盾,只能靠“尽心”、“尽 性”。所以,他提出,扩大自己的心,就能体会天下万物本性。就是说,要认识事 物的本质,只能靠人的“心”的作用,这就肯定了人的理性认识。
16、 ⊙张载:“形①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⑦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一《张载集》
难点注释: ①形:动词用词,成形之后。②反:返归。
原文翻译: 天地本是一气流行,但人物成形后,人物就有了具体的气质之性,比如饮食、 色相;如果能够超越形质的束缚,返归天地的清通无碍的境界,那么就能够获得并 保持那种好的天地之性了。
深入解析: 张载从气一元论出发,认为天下万物都是气凝聚而成,人也是如此,气的本性 就是人的本性。他认为,“太虚”本性和阴阳二性的结合便构成人性。每个人都具 有“太虚”本性,同时,人生成后,由于所受的阴阳二气不同,身体条件不同,每 个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形体,所以也有特殊的本性。前者就是“天地之性”,后者是 “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善的来源,“气质之性”是恶的来源。人只要善于 反省,就可以认识到“天地之性”。张载从气的本性来谈人的本性,是他的“气一 元论”自然观在人性问题上的具体表现。他想用“气”来解释人性问题,把人仅仅 看成自然的一部分,而看不到人还有社会的一面,所以,就不可能正确解释人性。
实际上,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绝对不能离开社会关系谈人性。
17、 ⊙张载:“性①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惟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立必俱立, 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
一《张载集》
难点注释: ①性:非特指人性,而是万物都有的性。
原文翻译: 性这个东西,是万物共同具有的统一根源,最后可以溯源到天,所以不能是我 一个人能够局限私有的。既然性是统万物的一致属性,那么一般人局限个体是很难 看到的,所以只有德智兼备的大人才能充分理解性的道理。理解了广大的性,那么 行事就能够公正地进行,知识就能够有博大的知识,喜爱就能够平等地爱万物,成 就也不是单只成就自己。
深入解析: 张载认为天地间一切人一切物都是由“气”生成的,如果人能够认识这个道理,就 能爱一切人一切物。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他进一步提出,性是万物的共同本性,不是 我个人所能私自占有的,只有伟大人物才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要立己必须立人,要 认识事物就必须广泛认识,爱自己也要同时爱别人,成全自己也要成全别人。张载“泛 爱万物”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深远,其理论根据就是他的抽象的人性论。实际上, 抽象的人性论是错误的,“泛爱万物”思想也是错误的。“泛爱”实质上就是抽象的 爱。我们知道,在文明社会里,爱都是具体的,都是社会各阶级、阶层的爱,抽象的广 泛的爱是不存在的。张载提出“爱一切人”思想,说到底,他是为了缓和当时的种种的 社会危机。他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日趋激烈,统治阶级与广大老百姓的斗争此 起彼伏。他想调和这个矛盾,以维护封建制度,这无疑只是一个幻想。
18、 ⊙司马光:“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资治通鉴》
原文翻译: 人们的生活习惯与心态,从节俭的状态转到奢侈的状态容易,但从奢侈的状态 再转到节俭的状态,非常困难。
深入解析: 凡人都喜欢吃味道可口的,穿颜色漂亮的,行得方便,住得舒服,这是人的自 然属性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的这种自然属性倾向更加接近于奢侈的生活。
而勤俭节约的作风,则是人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培养、锻炼而形成的,是人的社会 属性的表现。“由俭入奢”,近似于回归人的自然本性,所以,自然比较容易;而 “由奢入俭”,是由人的自然本性(实际上奢侈比自然本性还要走得更远)进一步 发展提高到厉行勤俭节约的作风,这无疑需要长时间的培养锻炼才能形成。在这个 过程中,需要克服人的许多由人的自然属性带来的恶习,需要培养起正确的道德观 念和规范的行为习惯,所以,外部的道德教育,内部的自我修养,等等,自然有很 多困难。司马光正是总结了人的生活作风形成的经验而得出这个结论。
19、 ⊙曾国藩: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日眠食有恒,二曰惩忿,三日节欲,四曰每夜 临睡前洗脚,五曰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曾文正公全集》
原文翻译: 养生的方法主要有五种:一是睡眠和吃饭要按时按量,二是要去除怨恨,三是 要节制欲望,四是每天睡觉前要洗脚,五是每天的两顿饭后要行三千步的路。
深入解析: 近些年关于养生的说法很多,出来忽悠人的也很多,从20世纪80年代的甩 手疗法、打鸡血,到90年代的气功,再到这两年的吃茄子、喝绿豆汤的食疗, 等等,很多是虚招子,假养生之名,实揽财之实。无奈从普通民众到达官贵人, 从一般群众到知识分子,许多人被这些说法所吸引。这不仅是因为人们对相关知 识的贫乏,所以被各色“专家”们所欺骗,也是因为人们太急功近利,总想着一 招鲜、一招准,就把养生的问题解决,才给了那些“大忽悠”们以机会。其实关 于养生,首先要端正观念:一、养生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绝不可能短期奏效; 二、养生是一个综合的过程,绝不可能一招就管用;三、养生是一个全面的过 程,绝不可能仅仅靠一个方面的调理就发生效果。有了这三个观念再去学习养生 之道,就至少不会被人骗了。
20、 ⊙欧阳修:“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一《朋党论》
原文翻译: 君子整个人生所持守的原则,根本的在于道理与仁义;行为处事所遵循的方 法,根本的在于忠恕与诚信;而从可能有的后果来说,所爱护珍惜的,无非是名誉 与节操而已。
深入解析: 欧阳修生涯的时代的宋王朝内部矛盾重重,帮派林立。为了澄清是非,打击 那些为了个人私利相互勾结,置国家、人民利益于不顾的小人,欧阳修撰写了《朋 党论》一文,详细地分析当时各种帮派的情况,明确指出,那些相互勾结的小人, 其目的是谋求私利,他们结成的帮派,只是暂时的结合,连朋党都称不上。在他看 来,真正的朋党,不仅组织严密,而且有原则,有信仰,有行为规范,都是一些具 有高度道德修养水平的正人君子。他们所坚持、遵守的就是道义,就是封建国家最 高的政治原则和行为规范;他们在社会活动中奉行的准则就是忠诚守信;在个人问 题上,他们所最看重的是名誉和气节。
21、 ⊙朱子:“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大全》
原文翻译: 人的心虽然有天理、有人欲,但还是统一的;如果能够主动地保存涵养天理良 心,那么不好的人欲就会减少以至于消失,如果被不好的人欲战胜了本来的天理良 心,那么天理良心就会熄灭。
深入解析: 朱熹从理一元论的基本观点出发,认为“理”体现在人就是性。而人性有二, 即张载讲的“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前者先验的理性,是从最高的“理”来 的;“气质之性”是人生来固有的感情、欲望等,是从构成身体的“气”来的。在 这个基础上,朱熹又把人性分为“道心”与“人心”,并认为,人的修养,就是要 把由“气质之性”带来的不善思想和行为克服掉,使“人心”服从于“道心”。这 种修养的原则就是“存天理,去人欲”。在朱熹看来,“天理”与“人欲”是绝对 对立的,必须完全去掉“人欲”才能恢复“天理”。显然,这是很荒谬的。我们知 道,人首先要能生存,才能从事其他活动,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没有一定的生活 欲求,人的生命都没有了,天理依托于什么呢?
22、 ⊙朱子:“心主干身,其所以为体者,性也;所以为用者,情也,是以贯乎动静 而无不在焉。”
——《朱子大全》
原文翻译: 人心作为一身之主,能够主宰自己的身体。而在心之中,作为本体的,是性。
其以之作为应用的,是情。既然心统性情,而性侧重静,情侧重动,所以心能够贯 通动静,而无所不在。
深入解析: “心”是中国哲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概念,从孟子开始,“心”的问题就成 为学界讨论的热点。孟子认为“心”管思考。同时,他又把“心”与“性”联系起 来,认为“性”在“心”中,所以,他认为,尽心就可以知性。后经过程颐、张载 等人的发展、提高,“心”、“性”、“情”三者被联系了起来。张载就明确指 出,“心统性情”。朱熹总结前人的成果,进一步具体地阐述了“心”、“性”、 “情”的内在联系。在他看来,心包含性情,心未动就是性,是体;心已动就是 情,是用。就是说,心还有体有用,还包含动和静。可见,“心”、“性”、 “情”三者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那么,朱熹为什么如此细致地区分和阐述这三 者的相互关系呢?这是为“存天理,去人欲”的基本主张提供充分的理论根据。朱 熹区分“心”、“性”、“情”的关系后即明确指出,“性只是理,情是流出运用 处”。就是说.性体现天理,而情则是人的各种欲望的表现。
23、 ⊙朱子:“论天地之性,则专指理言;论气质之性,则以理与气杂而言之。”
——《朱子大全》
原文翻译: 我们分析讨论的天地之性,是专门从理的角度来说的;而所说的气质之性,则 是理气都有的,理与气相杂结合而有气质之性。
深入解析: 张载提出人性二元论,即“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认为“天地之性” 就是“太虚”本性,是善的,人人都有;而“气质之性”则是人生成以后,由于禀 受的阴阳二气不同,人的身体条件不同,所以,每个人又有特殊的形体和特殊的 本性。朱熹接受了张载的人性论思想,同时又作了改造和提高。他认为,“天地之 性”就是理,与张载讲的“太虚”本性根本不同,因为张载的“太虚”是指物质性 的气,而朱熹的“理”就是天理。朱熹这样改造张载的人性论思想是有他的意图 的。在他看来,理是至善的,因此天地之性也是无不善的,而气质之性,则有善有 不善。这样,一方面可以说明,人人都有固有的善的本性;另一方面又可以说明, 由于人禀受的气有清浊的不同而产生贤愚的差别。
24、 ⊙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 格物。”
——《王阳明全集》
原文翻译: 从根源处来说,无善无恶是人心的本体,到了有善有恶的层面,就是意识的活 动了。对于已经呈现的善恶意识,能够知道何为善、何为恶,这就是良知了。至于 去为善去恶,这就是所谓的格物了。
深入解析: 王阳明曾说过,“至善者,心之本体也”。而在这里,又说“心之体”无善 无恶。怎么理解?有学者认为,从“源头”和“流弊”角度看,还在“源头”的时 候是至善的;“流弊”则有善有恶。而从“体”与“用”关系看,“体”为无善无 恶;而“用”为有善有恶。实际上,王阳明还说过,“无善无恶,是谓至善”。所 以,说“至善者,心之本体”与“心之体”“无善无恶”并非矛盾,这是有道理 的。那么,恶是怎么来的呢?王阳明认为,“意念”发在善上就是善,发在恶上就 是恶。而辨别善恶的就是“良知”。他还把“良知”比喻为规矩,只有规矩,才能 检验方圆,也只有“良知”才能辨别善恶。那么,又如何“致良知”呢?就得“格 物”,“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致良知”的途径。总的来看,王阳明的道德修养 学说,还是要“存天理,去人欲”,恢复“至善”的“心之本体”。
25、 ⊙王夫之:“性也者,岂一受成型,不受损益也哉?” ——《船山遗书》
原文翻译: 人物之性这种东西,怎么可能是一旦出生就禀受而成型确定,以后再也不受损 益变化的呢?
深入解析: 王夫之具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他提出的“变化日新”观点,认为世界万物 都在不断地变化。把这种观点运用到人性问题上,他对人性不变的形而上学观点进 行了深刻的批判。他认为,人类生活于自然界之中,人的身体构成也取自于自然界 的二气五行的材料,人的感觉和思想反映自然界的现象及其规律。自然界在不断地 变化,人的身心以及各方面也在不断变化,所以,人的性也必然是“日生而日成” 的。在他看来,人从幼年到成年到中年,再由中年到老年,其身体每天都在不断地 进行新陈代谢,思想也在天天地发生变化并日趋成熟,所以,人的本性也时时刻刻 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每个人都离不开家庭,我们出生在家庭中,生活 在家庭中,长大后还要组建自己的家庭,繁荣自己的家 庭。尽管有出家的现象,也有离婚的出现,但家庭仍是 社会上最大多数人生活的基本范畴……”
26、 ⊙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②。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 以别乎?” ——《论语》
难点注释: ①子游:孔子晚年比较重要的弟子之一,以文学科著称。②养:赡养。
原文翻译: 子游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人们说孝,都是指人们能够赡养父母就 是了。但就是犬马等,一样也为人们所养。养父母而不怀着敬意,那么与养犬马又 有什么区别呢?” 深入解析: “孝”指善待父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位置,也为历代中国文人、 学者所重视所阐发。正是由于大家都很重视,所以,对其理解也有许多不同。针对 一种看法认为“孝”就是赡养父母,就是要在物质上保障父母生活的需要,孔子认 为仅仅这样还不够,还应该在内在的感情上真诚地恭敬父母。在他看来,赡养父母 如果没有真正的恭敬的感情,与养狗养马就没有什么两样,就不能算是孝。显然, 孔子对“孝”的理解,重在感情。这是有道理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当然是必要 的,没有必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就根本谈不上赡养。孔子是在物质条件基础上提出 感情上要求的。实际上,人与动物的区别,一个重要标志就是人有感情。
27、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⑦,小人比而不周。”
——《论语》
难点注释: ①周:亲和,调和。②比:勾结。
原文翻译: 孔子说:“君子和衷共济而不勾结,小人勾结而不和衰共济。”
深入解析: 在社会生活中,在政治上,一些人互相勾结,站在大多数人的对立面,搞小圈 圈、小宗派,图谋个人利益。孔子十分厌恶这种现象,认为从事这种活动的人,都 是一些“小人”——没有道德修养、品位很低的人;而君子——品德高尚、对国家 对人民高度负责任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相反,他们会与绝大多数的人打成一片, 同患难,共安乐,而不会搞那些小动作。应当说,孔子的批评是深刻的,分析也很 全面。实际上,有作为的大政治家,不论是考虑什么问题,都是从全局上、国家的 根本利益上着眼,包括制定政策、用人等重大问题上无不如此。所以,他们不会也 不必要搞小宗派、小圈圈。当然,要推行一定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一批骨干 力量,需要一批同心同德的人,在用人上也会有所侧重,但这不是搞小宗派、小圈 圈。这是工作的需要,事业的需要。
28、 ⊙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原文翻译: 孔子说:“君子不因为言语而举荐人,也不因为某个人而废弃他的话。”
深入解析: 推举人才担当大任,根据什么?根据品德,根据真才实学和真正的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是比较复杂的。有的人很有学问,很有能力,但不善于言谈, 不善于表达;有的人没有多少水平和能力,却很善于表现,讲起话来有条有理;有 的人善于察言观色,善于逢迎,喜欢讲好听话;有的人却忠诚老实,作风严谨,实 事求是。所以,在推荐人的时候,要全面观察全面考虑,要着重看他的表现,看他 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绝对不能只看他的某些言谈、讲话。一个人犯了错误,应当如 何看待他过去讲过的话,发表过的意见?应当看他所讲的话、所发表的意见是否正 确。什么是错误?错误就是违反了客观事实,违反了客观规律,当然应当否定。但 是,一个人讲了许多话,发表过许多意见,其中一部分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实、反 映了客观规律,是正确的,就不能否定,否定了,就是肯定了错误。
29、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①。
——《论语》
难点注释: ①醴:指美酒。
原文翻译: 君子之间的交往恬淡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甘美如酒。
深入解析: 朋友的来往,方式多种多样,有些人就是平平淡淡,或者讨论下学术问题,或 者切磋下艺术;而有些人却是鱼肉美酒,一起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孔子认为,有文 化有道德的人,朋友之间的来往,一定是很平淡的;而那些花天酒地的一定是那些 没文化没涵养的人。从表面上看,孔子讲的是吃喝问题,实际上,他强调的是,人 的交往要注重精神,注重感情,而不能把物质的东西看得过重。在他看来,真正的 品格高尚的人,尤其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应该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有能力有品位的 人做朋友,以便探讨问题,开阔视野,提高水平,形成力量。实际上,也只有在思 想上、感情上有共同的坚实的基础,才能谈得来,才能共同努力开拓未来的事业, 这种朋友才能长久。当然,孔子也不是排斥物质生活,拒绝一切物质方面的改善, 只是说,不能以物质的条件作为朋友的基础。
30、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①,友多闻,益矣。友便辟⑦,友善柔③, 友便佞④,损矣。”
——《论语》
难点注释: ①谅:诚信。②便辟:逢迎。③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④便佞:夸夸 其谈。
原文翻译: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同正直的朋友交往,同诚 信的朋友交往,同博学多闻的朋友交往,这是有益的。同好谄媚的朋友交往,同当面 恭敬自己而背后诋毁自己的朋友交往,同夸夸其谈的朋友交往,则是有害的。”
深入解析: 交结朋友要有一定原则。孔子认为,与正直、诚信、博学多闻的人做朋友,就 有益,有意义。正直、诚信的人,就不会说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他们一定是怎 么想就怎么说,说出来了就会想方设法付以实施,遇到困难也会讲清楚,不至于让人 失望,耽误事情。博学多闻的人,有知识,有涵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一般都会 比较深刻,把握好问题的精神实质。这样,对你就会有帮助。不能做朋友的也有三种 人,就是善于逢场作戏、当面说好话背后搞诽谤以及夸夸其谈没有真本事的人。这些 人,自私自利,处处为自己打算,为了一点蝇头小利,也要耍滑头,使手腕,所以, 常常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没有真本事而喜欢夸夸其谈的人,除了个人性格缺陷外, 大多也别有用心。他们常常是哗众取宠,打小算盘,图谋个人利益。与这种人做朋 友,无疑很危险。
标签组:[国学] [儒家] [读书] [庄子名言] [论语] [庄子] [周敦颐] [父母关系] [张载集] [人性本质] [翻译理论] [张载] [人性] [人欲]
上一篇:中医养生之道名言警句
下一篇:读书做学问名言警句